在本報上半年全國燈具市場大調研中發現:全國新增的1000平方以上大店中,絕大多數是雷士照明和歐普照明的品牌形象店。
以東北地區為例:
雷士照明在沈陽張士燈具城的1300平方大店正在裝修,歐普照明在遼陽1200平方大店近期開業。
另外,長沙南湖燈具市場:
某知名燈飾經銷商撤下其他燈飾品牌專賣店,改為經營歐普照明1000平方專賣店。
據悉:雷士、歐普全國經銷商都在積極找鋪面,開設千平方大店。新常態下,大多數商家都在縮店裁員,控制成本,而雷士、歐普品牌的經銷商卻大肆擴店。這是為何呢?
眾所周知,代理雷士、歐普品牌的大都是當地前幾名的經銷商,他們往往一邊開著品牌的專賣店,同時又經營著其他品牌的專賣店或產品。隨著雷士 家居 、歐普商照等照明全品類產品線的擴展,對其渠道代理商的照明競品進行了徹底掃蕩,使他們逐步成為沒有競品的品牌專賣店。
后來,雷士、歐普(以下簡稱:該品牌)在完成照明、電工全品類產品整合的基礎上,又強勢進入了燈飾全品類。
自身渠道內經營其他燈飾品牌的經銷商,不得不改換為經營該品牌的燈飾產品,而從未經營過燈飾產品的該品牌經銷商,要么按要求升級擴展為全品類的大店,要么放棄該品牌燈飾品類的代理權。雷士、歐普轉而整合當地已有的燈飾大店經銷商成為其代理商。
在如今產能過剩、市場業已經飽和的情勢之下,他們重點是:
策反整合現有的其他燈飾品牌大店經銷商。
如果說過去是歐普、雷士利用自身渠道維護成本和品牌影響力,在客觀上拉動了其他燈飾品牌的渠道和品牌建設。如今,他們是要利用自身全品類產品、全渠道覆蓋、強勢品牌力,進行一場“贏者通吃”的屠城游戲。
那么作為燈飾品牌廠商,應當如何應對呢?
首先,要在細分品類里做單品冠軍。聚焦于某個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在某個細分品類里成為數一數二的專業品牌;
其次,如果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能力比較強,而無資金和營銷能力,則可以考慮跟雷士、歐普等品牌做OEM制造商,成為其品牌征程中的一個車間。
其實,在任何一個成熟的行業,最終都會有兩家實力相當、數一數二的巨頭企業,他們代表著一個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的高度,提供著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運營與管理的操作手法爭鋒相對,卻能相互促進,彼此都取得成功。
兩強相爭,往往受傷的是緊跟其后的第三、第四、第五……
在調研中還發現:
個別城市專業的燈具市場,已經開始有瓷磚、衛浴、家具等經銷商進入,燈具經銷商淘汰加劇,泛 家居 業態或將成型;照明、燈飾品牌經銷商之間,產品和渠道互相滲透依舊比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