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陶瓷十強企業廣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意陶公司”),在上海銷售的“金意陶瓷磚”被上海市質監局檢出吸水率項目不合格。
2004年成立的金意陶公司,是一家高速發展的陶瓷企業。該公司在成立后的13年里,以生產仿古瓷磚而出名,從佛山上千家陶瓷企業中躋身進入十強行列。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金意陶入選亞運會瓷磚品牌,因此名噪一時。
金意陶公司高歌猛進背后,產品質量及服務等隱憂漸顯。2017年以來,金意陶公司不只是陶瓷產品被檢為不合格,其售后服務也在網易 家居 “3·15”調查中被評為不合格。該公司就此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被檢產品“經我司自身檢測及咸陽國家建筑衛生陶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均符合國家標準”,其據此向上海質監局請求對產品進行復檢,但上海質監局不認同這一檢測結果,不同意復檢請求并判定被檢產品不合格。
四年兩上“質檢黑榜”
2017年5月初,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其官網公布了2017年度上海市陶瓷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該局共抽查陶瓷磚產品30批次,經檢驗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的項目是“吸水率”。這兩批不合格的產品為“長谷磁磚”和“金意陶瓷磚”,后者是金意陶公司生產的陶瓷產品。該局公布的資料顯示,此次被抽檢的金意陶瓷磚,規格型號為330mm×330mm×9.5mm,生產日期為2016年6月22日。
此次抽檢也涉及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廣東特地陶瓷有限公司等佛山知名陶瓷企業,但這幾家的產品均抽檢合格。對于這一抽檢結果,金意陶公司告訴本報記者,按陶瓷磚國家標準GB/T 4100-2015附錄J的要求,3%<E≤6%,即應在3%到6%之間,但檢測吸水率結果為1.01%,數據小于最低值3%的要求,故判定為不合格。
據了解,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此次抽檢所依據的GB/T 4100-2015《陶瓷磚》,根據陶瓷磚種類不同,對吸水率(E)的要求也不同:瓷質磚吸水率要求為E≤0.5%,炻瓷磚要求為0.5%<E≤3%,細炻磚要求3%<E≤6%,炻質磚要求6%<E≤10%,陶質磚要求E>10%。據金意陶公司對媒體介紹,此前3月的檢測將被檢陶瓷產品定為“BⅡa類”,這類的吸水率合格標準是“3%<E≤6%”,檢測結果則是“平均值4.0%,單塊值4.3%”,因此符合標準要求。基于此,此次被檢產品屬于細炻磚。
此前的2013年,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曾抽檢金意陶公司2012年10月生產的細炻磚,經銷商也同樣是上海奧普羅斯裝飾建材有限公司,而檢測結果則是合格。金意陶公司對此表示,其收到上海質監局不合格的通知單后,調出該批次產品的生產記錄和產品出廠檢驗記錄查看,結果均顯示吸水率為3.94%,符合標準要求。
其后,該公司又將上海質監局抽檢的同批次庫存產品6片,寄送到位于咸陽的國家建筑衛生陶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委托檢驗,而檢測結果為:吸水率值4.0%,檢測結論為合格。該公司據此向上海質監局提出復檢請求,不過據稱上海質監局不認同這一檢測報告,“不同意我司復檢的請求”,仍判定抽檢結果為不合格。
“上海質監局的檢測結果相當于:從吸水率角度通俗來說,‘需求者要一塊鐵,而我們提供了一塊鋼’,事實上更優于消費需求。”金意陶公司方面如是稱。
據金意陶公司方面介紹稱,被檢的產品在上海的銷量比較少,并無投訴及要求退貨的情況發生。不過,記者在該公司官網銷售網絡圖查詢到,其在上海設有17個經銷點,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數量僅次于北京和深圳,遠高于臨近該公司總部的廣州。不過,該公司對記者表示,“該款產品目前的銷售量極少”。
公開信息顯示,近幾年,金意陶公司生產的陶瓷產品,也曾接受國家質檢總局、武漢市工商局、溫州市工商局等機構的抽檢,其中國家質檢總局和武漢工商局抽檢合格。但在溫州工商局2013年11月公布的流通領域陶瓷磚質量專項監測中,金意陶公司名列被抽檢的47批次商品中的15批次不合格產品之中。
售后服務被指不合格
金意陶公司成立之時,正值國內陶瓷行業蓬勃發展年代,特別是陶瓷重鎮佛山云集上千家陶企形成產業優勢,而當時佛山還沒有對陶瓷行業的環保問題進行重拳整治。不過,當時陶瓷行業發展已較成熟,該公司不得不尋找尚無品牌的細分市場,其中最為知名的是生產仿古瓷磚。此后,金意陶公司專攻仿古瓷磚,在該細分領域發展成為第一品牌。
憑借仿古瓷磚及之后開設的數百家思想館,金意陶公司在國內陶瓷界打造出了知名度。2008年在行業環境突變之后,該公司面臨調整轉型的生存壓力,此后在產品設計、營銷模式等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嘗試,其中為業界所知的是首家提出“瓷磚空間整體解決方案”,率先顛覆中國建陶企業長期為海外代工的模式,讓意大利的陶瓷企業為金意陶代工生產。
有媒體報道稱,6年銷售增長10幾倍,創造陶業銷售增長奇跡,被稱道“金意陶速度”。2016年金意陶公司布局020,其董事長何乾曾公開表示,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可以做個連接器,現在可以連接經銷商,未來將連接消費者”。據公開消息稱,何乾希望公司打造一套完整的質量保障體系,將人為因素的影響降至最低,成為行業內首先實現“零質量問題”的企業。
不過近年來,在中國消費者投訴網等平臺上,仍有一些因對金意陶的產品、服務不滿而投訴的帖子。其中,2017年3月湖北武漢一消費者在中國消費者投訴網上發文指稱“金意陶瓷磚虛假宣傳”,導致顧客不得不花費額外的費用。對于這一投訴,未見金意陶公司做出回復。
據2017年網易 家居 315服務調查報告,其通過售后服務電話、電商服務、微信公眾號服務等3種服務渠道對23家瓷磚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瓷磚行業的平均分為74.8分,而金意陶公司得分僅為42.6分,排名倒數第二,據稱之所以不及格主要是因為電話服務調查。
金意陶公司方面對記者表示,陶瓷行業以線下銷售為主,像金意陶公司擁有1500多家家線下專賣店,不作為考量對象,而是通過企業招商電話來檢驗,不夠公正。“關于網易的“3·15”調查,其調查對象,僅來自于微信公眾號企業號,以及金意陶公司的招商電話(非客服電話),這兩者均不對消費者服務,而是企業內部服務,并且通過一兩次問詢和電話撥打來調查,所以,結果極不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