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吐故納新 設計讓生活好好“呼吸”
第三次亮相設計北京,造作春季新品發布會也如約而至。其中包括造作與意大利大師Palomba合作的首款作品“SofaT”,紅點獎全滿貫得主CKR設計的中國首作“遠山沙發”,法國女性設計師Constance的“蝴蝶桌”系列,以及由西班牙設計工作室Yonoh帶來的“信封坐墩”,這4件新品一亮相,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同時,造作圍繞設計北京的主題“設計呼吸”,在展館入口處打造了巨型概念裝置,為參觀者帶來一場感官盛宴。
作為創新中式品牌,平仄根植東方文化,傳統而不囿于古,獨出己意。金色紙藝屏風、經典沙發系列、多彩竹嵌飾品盒,簡單幾件平仄的家具和器物,就能勾勒出一幅脫俗而令人神往的生活場景。
稀奇X+Q是藝術,更是禮物。作為藝術的禮物,稀奇寄托了藝術家瞿廣慈和向京的美好愿望: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驚喜。此次在設計北京上推出的“兔比比”系列、“我看到了幸福·你好,梵高!”等新作,依舊超萌超可愛,名為“節慶天使”的絲巾更是賣到脫銷。現場,阿根廷大使在展位駐足良久,買下了新品絲巾作為送給夫人的驚喜,還不忘為家里置辦了兩件經典款稀奇禮物。
保持傳統而悠久的塑造工藝,并和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這讓法國LALIQUE ART萊儷藝術的水晶藝術制品更為獨特。藝術北京現場,萊儷多款新品和人們見面。為紀念知名建筑家扎哈·哈迪德而特別推出的水晶建筑系列(右圖),表現了扎哈一貫風格,線條優美但加工難度很大,每成就十件便可能失敗兩件;由創始人荷內·萊儷于1927年設計的經典《豐收十美女》(左圖),由美國著名藝術家特里·羅杰斯重新演繹為《海上歌姬 – 塞壬》。這一系列延續了優美而神秘的氣質,以獨特工藝與緞面仿水晶完美結合,經過手工塑形,呈現如天鵝絨般的柔和質感,表現出女性的優雅美態。
家,是補充能量的地方,無需耀眼的裝飾。半木家具(BANMOO),寧靜從容,在細節處襯托了居住空間應該擁有的體貼細膩,倡導東方生活方式,還原更真誠的設計。
“一物一器,或清或簡,無不精心營置。”雖居簡而神馳物外,雖守靜篤而欣慨交心,走近家具品牌溪山清遠,感受得到怡然自得的雅致。溪山清遠的品牌創始團隊涉及照明設計師、藝術家、建筑師,完美演繹設計生活無邊界,主張的是一種曠達、淡泊的詩性居住。
“無有WUUYO”是2013年由設計師華雍和工藝傳承人顧暢共同創立的,致力于讓傳統手工藝重返當代生活,同時也研究科技與木工的結合,為制木延展提供無限的可能。懷著對環境的尊重,無有的每一件物品都選取上等原材料,細細推敲,精心打磨。
家具隨生活方式和居住空間而改變,而舒適是傳習工坊對需求本質的解讀。傳習工坊洞悉木質木性,在傳承中國榫卯精華的過程中,從自然中汲取力量源泉,讓設計與技術、靈感與實踐,自由碰撞。
傳遞自由包容的生活態度,由著名建筑師張永和為曲美 家居 設計的“我愛瑜伽”系列家具出現在本屆展會。除了工藝和美學上的突破,“我愛瑜伽”詮釋著“不設限”的生活態度?;趶澢竟に嚨淖杂杀磉_,普通概念之下的桌、椅、凳呈現出不同常規的面貌。每件家具都有著不同的使用方式,因人而異,隨心而定。因為設計與制造的相互成全,家具產生了更多可能性,從而實現視覺以及使用方式上的革新。
沒有人會拒絕愜意的生活,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的本能。我們總是不斷探尋,日常生活和藝術可不可以有更親密的聯系,設計能不能滿足生活需求又充滿藝術感?
讓藝術、設計、生活彼此增長,讓身份、能量、態度都能有所展現。4月29日至5月2日,藝術北京博覽會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基于多年的積淀,藝術北京攜手設計北京團隊,于2015年建立并展開了新概念設計博覽會,即“設計北京”——共同關注設計根本,聚合設計新能量。本屆設計北京,從當下出發端視傳統,從全球出發回首東方。
關于2017“設計北京”
基于藝術北京博覽會多年的積淀,藝術北京攜手設計北京團隊,于2015年建立并展開了新概念設計博覽會,即“設計北京”。 通過國際視野,發揚本土設計事業,在與國際設計文化交流過程中,以“藝術· 設計· 生活”為主題,在藝術與設計之間找到準確定位,進行深度的探討。在設計北京博覽會期間,通過舉辦學術論壇,打造藝術與設計相結合的交流平臺,推進中外藝術設計交流,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發掘優秀人才,推動中國藝術設計產業發展。
本版文并攝/李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