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關店到開店潮 線上線下之爭或成偽命題
近年來,電商行業的快速崛起,使得人們對線下渠道一片看衰。不過,近期以來OPPO、VIVO手機(簡稱OV)的逆襲使得風向又發生了逆轉,甚至于一直標榜線上渠道的小米也調頭發力線下門店,計劃5年時間開設1000家線下的“小米之家”。數據顯示,2016年小米出貨量為4150萬部,同比下滑36%。
從開店潮到關店潮,再到開店潮。之間,線上線下究竟誰能稱王,再度成為熱議焦點。
日前,來自Gfk的《2017年3C市場行業報告》顯示,預計中國消費電子市場2017年銷售金額同比增長7.1%,其中線上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15.1%,線下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為4.1%。換言之,線上增幅是線下增幅將近4倍。
不過,盡管線上增速遠超線下,但整體份額還落后于線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國美(微博)、蘇寧等線下門店存在的道理。對于廠商而言,國美蘇寧意味著現在,而京東天貓代表著未來,兩者都必須兼顧”,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
事實上,盡管OPPO、VIVO成為線下逆襲的榜樣,但它們在線上同樣是不遺余力。報告顯示,2016年渠道型品牌(含OPPO,VIVO,金立、華為等)的線上銷量同比增長75%,銷售額同比增長103%,而在線上渠道中,京東則占據了大頭。數據顯示,2016年京東在3C的線上銷售額占比超過50%。2016年618期間,OPPO、ViVO在京東銷售額分別提升583%和284%。對此,京東集團副總裁、3C事業部總裁的胡勝利指出:“智能手機在四六級城市銷量越來越高,只要消費者使用智能手機,就完成了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教育,而這種教育也在幫助線上渠道實現進一步普及與應用。”
GfK中國科技事業部總經理孫開指出:“手機領域分出了所謂互聯網品牌、渠道型品牌,每一家都有自己家的優勢。從今年開始,只靠線下不行,單獨靠線上可能也不夠。傳統的渠道型品牌實際上在線上也是發力的,我們看到像OPPO、VIVO、華為、金立等善于做渠道的品牌,過去一年他們在線上的增長率遠遠高于線下的增長率。”
“渠道的博弈已經不再是原來的生死之爭,更多的是相互融合,共同發展”,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秘書長包冉表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將會是長期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