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工智能風口來襲 家電和機器人大玩曖昧
在人工智能的“風口”上,家電業與機器人更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一方面,以美的、格力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將觸角延伸至機器人領域;另一方面,進化者、欣奕華等企業也不斷發力服務機器人,讓服務機器人逐漸走進家庭。然而,在中國家電企業進軍機器人領域的過程中,無論是并購還是自主研發,都繞不過核心技術這道門檻。如何提高競爭力,開發出真正實用且安全的服務機器人,是擺在中國企業面前的一道坎兒。
家電企業爭相進軍機器人市場
家電企業進軍智能裝備和機器人領域已不是新鮮事。早在去年,美的集團就收購了德國機器人企業庫卡集團,在業界掀起一場熱議。近期,美的集團再次宣布與以色列著名機器人企業、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Servotronix達成戰略合作交易,格力也高調加入智能裝備之爭。此外,格蘭仕總裁梁昭賢上個月還與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巨頭發那科探討更深層次的全方位合作。
其實,格力、美的等企業在機器人領域的較量只是一個縮影。今年以來,不少家電企業都瞄準了人工智能,有些企業潛心研發AI技術,將其應用于家電產品,而有些企業則是通過并購或合作等手段,切入機器人市場。
作為傳統家電制造商,長虹、美的、格力、格蘭仕等都在向智能制造轉型,在機器人生產及應用領域進行布局,將有助于其在智能制造上占據優勢,實現“彎道超車”。此外,近年來傳統家電市場遇冷,廠商更是希望借助機器人市場,形成差異化,尋找新的突破口。
飛利浦電視中國區市場總監段文學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創新促銷方式,飛利浦還在銷售賣場引入機器人進行解說互動和促銷。據段文學透露,飛利浦和優必選進行合作,定制優必選的一批機器人促銷員,并將這些機器人作為真人進行管理,機器人能舞蹈、溝通,能告知你簡單的信息,讓消費者感到更新鮮和更好玩,而且這些機器人還能不斷優化,體驗感更強。
服務機器人與家電產品加速融合
隨著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的崛起,人工智能逐漸廣泛地應用在智能生活領域。除了家電企業布局機器人領域,進化者、欣奕華、福瑪特等公司也開始發力服務型機器人,讓機器人與家電產品有了更多的融合。
據了解,進化者公司的小胖機器人就可以通過聲控實現功能,除了看電影、游戲以外,還兼顧了空氣凈化器的功能;欣奕華今年推出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則是一款家庭小助手機器人,具備語音交互功能,并可以控制家電產品;福瑪特通過兒童機器人、擦玻璃機器人等各類人工智能產品,為用戶提供生活解決方案。可以說,從智能單品到智能物聯再到整個 家居 系統,代表未來生活方式的“智能 家居 ”正在逐漸改變著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引導著一場全新的生活變革。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葛晨虹表示,現在很多機器人產品是超乎想象的,很多服務型機器人產品與電器功能合為一體,可以檢測空氣質量、附加空調功能等。未來服務型機器人會使人類生活變得更美好,技術功能一定是多維一體、一機多能的。
“如果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家電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剛性需求,那么就是有意義的。從技術來看,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越來越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我國很多廠商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都是有儲備的,尤其是圖像處理、語音操控等方面積累較多,廠商要做的就是將技術和產品落地。”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馬雷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
核心技術仍是繞不開的門檻
盡管機器人產業前景向好,但是在北京進化者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王巍看來,機器人的未來有兩個問題值得思考,第一是深層次的問題,我們人類發明的工具怎么為人所用,而不被工具傷害;第二是比較具體的問題,機器人會不會給家庭帶來風險。
如今,越來越多的服務型機器人走進家庭,而走進家庭的背后,如何保障安全性成為問題。實際上,去年年底,進化者的一款小胖機器人在高交會上就發生過傷人事件,引起極大關注。目前在自主移動服務機器人領域對于安全的思考和討論才剛剛開始,服務機器人的智能聯網屬性和信息安全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探討。
可以說,服務型機器人市場很大,但是面臨的難題也很多。無論是中國家電企業進軍機器人領域,還是服務型機器人與家電業加速融合,都繞不過技術和安全這個門檻,如何突破核心技術也是我國服務型機器人產業發展面臨的難題。
北京精琢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CEO張燦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之前工業機器人比較多,現在服務型機器人的時代已經來臨了。從機器人的現狀來看,歐美和日本機器人仍領先于國內,他們很早就進行了機器人基礎研究,尤其是機器人零件仍需從國外進口,這些關鍵技術依舊掌握在外國巨頭手中,中國企業必須加強核心技術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