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洗衣機漲價6.8% 家電業不再打“價格戰”?)
南都訊 記者盧凱陽 通訊員張岱怡 周楚斯 去年12月以來,順德家用電器價格連漲兩月,洗衣機價格累計漲價6 .8%。昨日,順德調查隊發布專題調研報告。據調查隊分析,除了與原材料上漲、人力成本增多相關外,去年環保壓力也進一步提升生產成本。家電企業已經意識到不能老打價格戰,借原材料漲價,企業也紛紛重新核算成本,重新定價。
家電價格連漲2月
去年年底以來,國內家用電器漲聲不斷,一反以往大打“價格戰”來促進銷量的常態。
記者注意到,去年年底,格力空調宣布自12月19日起空調價格每臺上漲50至100元不等;12月26日,美的空調跟進發布漲價通知,空調價格每臺將上漲50-100元不等。
同期,海爾、海信、奧馬等冰箱企業,小米、樂視電視等互聯網電器企業,以及一些洗衣機、熱水器企業也悄然對產品進行了提價。
順德調查隊對蘇寧、國美、順博等 家居 電器銷售商城進行了價格監測跟蹤調查,發現從今年開始,家電價格呈現明顯的向上突破態勢,開年連續兩月漲幅明顯,至2月份,家用器具價格累計上漲2.1%、文娛耐用消費品價格累計上漲0 .6%。其 中 ,洗 衣 機 累 計 漲 幅 達6.8%、電視機累計漲幅4.2%,空調則上漲2.5%。
環保壓力致成本上漲
調查隊研究分析,此番在售產品的漲價,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即P P I)相關。統計發現,今年2月份,作為順德支柱產業的家電行業,P P I累計上漲了2 .8%,而導致上漲的最主要因素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及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
分析稱,對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傳統白色家電來說,因為競爭充分,利潤率極低,不少整機企業存在成本倒掛現象,導致部分大宗材料的價格上漲壓力已經直接催逼到零售終端;而對于黑色家電,面板價格的大幅上漲也給本來盈利能力就弱的彩電企業造成更大經營壓力。
另外,報告中還提到,去年環保政策持續爆發,其政策影響力也延伸到家電制造領域的整個鏈條,“采用更環保的制冷劑和發泡劑、采用符合環保標準的包裝紙箱、妥善處理涂裝和電鍍環節產生的工業廢水都進一步提升了生產成本”。
消費特點 消費傾向高附加值產品
作為著名家電產區,順德家電消費市場競品充足,品牌云集,競爭激烈。調查隊走訪發現,順德家電消費更新換代趨勢明顯,剛性需求上升空間不大;消費者對于技術創新型產品關注較高,傾向于購買變頻空調、智能電視等高附加值產品。
據業內專家介紹,一般來說,在家電領域內高端機型溢價較高,有成本消化的空間,受原材料上漲的壓力較小,但互聯網彩電是一個例外。
調查隊分析稱,傳統家電彩電原本就面臨營收縮小、利潤降低的狀況,漲價也是被逼無奈;而以“超級電視”為代表的互聯網彩電往往以外包加工為主,品控與采購主動權都掌握在生產商手里,沒有實時消化硬件成本上漲的能力。
以樂視、小米為首的互聯網企業跨界進入彩電行業,不僅加速了整個產業的競爭速度和強度,也顛覆了原有彩電行業的格局。
觀點 個性化需求要求加大研發 家電業“破釜沉舟”漲價
調查隊認為,隨著應用高新科技和實用技術的發展,順德改造傳統產業的成效顯著。對于家電制造這一充分競爭的行業來說,家電廠商此番漲價可謂“破釜沉舟”。
目前,家電行業的整體經營環境已經從生產驅動轉向了市場驅動。消費者對家電的要求逐漸變得嚴苛,在過硬的產品質量基礎上,更追求個性化的細節設計和人性化的產品交互體驗。
調查隊認為,嚴峻的市場形勢要求家電業發展必須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市場贏家將屬于敢于堅持品牌,加大研發投入的企業”。
而隨著應用高新科技和實用技術的發展,順德改造傳統產業的成效顯著。對于家電制造這一充分競爭的行業來說,家電廠商此番漲價可謂“破釜沉舟”。家電企業已經意識到不能老打價格戰,而是借原材料漲價的時機,紛紛重新核算成本,重新定價。
而隨著家電零售商前期備貨庫存消耗、家電企業出廠新款新機、家電零售渠道進一步向電商轉移,預計家電價格將會以平穩的態勢持續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