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全國皆霾。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漸凸顯。
空氣質量越來越差,人們對于環保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對于能耗巨大的建筑行業來說,發展綠色節能建筑,對于實現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據相關資料表明,全國建筑能耗已占全國總能耗的27.5%,現有建筑中95%屬于高能耗建筑。基于此,國家明確了建筑節能的要求,多地政策法規紛紛出臺,推進這一趨勢的發展進步。在這個背景下,萬科、朗詩、萬達、等諸多知名房企已開始創新性地開發低碳、節能、宜居的產品,探索綠色建筑的發展之路。
2016年底,住建部于正式發布《綠色建筑運行維護技術規范》,進一步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的健康發展,有效提升綠色建筑的運行管理水平,利于促進我國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
建筑趨勢綠風勁吹,處于建筑行業產業鏈的我們,需要清晰的知道,當我們在談論綠色建筑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談談什么是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可不是讓建筑長滿綠植這么簡單。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對其定義為:“在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談談我國綠色建筑評定的標準有哪些?
在全球范圍內,LEED是應用最廣泛和最受認可的綠色建筑評價系統。在我國,應用最為廣泛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是《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六大指標為標準,評價級別由低到高依次分為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
談談綠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
所謂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是在建筑規劃設計、物料生產運輸、現場施工安裝、運營維護以及拆除回收過程的四個維度中均可體現節能環保、健康低耗的綠色建筑理念。
材料的性質決定了我們對建筑最直觀的體驗。建筑一旦建成了之后,它的壽命至少在20年,甚至會長達50年。相應的,長期暴露在戶外,經歷風吹、日曬、雨淋等多種氣候侵襲的建筑外墻不僅需與考慮裝飾效果,更要考慮材料是否能夠在建造后的長期使用和運營過程中,依然保有可持續性。在建筑的長期運營維護以及面對建筑翻新時,相比其他的材料,涂料產品無疑具備更高的性價比。
談談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總結立邦工程與國內眾多房地產開發品牌合作采用的整合效果解決方案,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在建設綠色低碳住宅項目時,已逐漸開始注重通過潔凈低能耗技術生產的無毒無污染低碳材料,選擇低VOC、低甲醛含量的環保產品,不僅保障業主的身體健康,也降低建筑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和排放。
談談裝配式建筑與綠色建筑的關聯
一個是建筑產業化的重要載體,一個是建筑發展的整體方向。在探索并刷新建筑材料應用價值的道路上,立邦工程的思路是將二者結合,以保溫裝飾一體板作為切入點,從生產到安裝再到運營,均貫徹低排放低耗能的綠色環保概念。
生產:一體板的生產過程采取全封閉無塵,做到VOC零排放,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施工:一體板在工廠已經預制成型,大大簡化工序,減少了施工現場環境污染。
節能:在保溫材料的節能性能之外,復配組合以節能型水性反射隔熱涂裝體系,通過冷墻面技術,可有效減少5%-22%的建筑總能耗,居住舒適,省電降耗。
維護:耐候性佳,翻新成本低,在建筑的長期運營維護以及面對建筑翻新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實現經濟效益和項目效率的提升。
刷新建筑綠色生產力,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共同推進。探索趨勢,革新環保節能材料應用。立邦愿鼓刷新之力,激蕩建筑綠色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