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門窗等 家居 建材消費雖然低頻,但也是 家居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其價格的波動直接關系到民生。近期,門窗市場關于“漲價”的言論甚囂塵上,媒體輿論,跟風者太多,齊上齊下喊漲價,嚴重缺乏客觀公正的分析與判斷。對此,業內提醒商家與消費者,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受經濟規律的作用,門窗產品的價格漲漲跌跌是很正常,但整齊劃一的聲音,更多的是被輿論扭曲了的市場!
是漲是跌,其背后有著重要原因
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終端產品的調整,是漲是跌,其背后是有著重要的原因的。就企業而言,既有想漲價的動因,也有想降價的愿望。就像矛盾論所說的那樣,在當前漲跌矛盾之中,哪一個是主要矛盾?哪一方面起到主導作用?
就本輪的市場漲價而言,原因也不盡然是一邊倒。從漲價方面來說,確實存在觸動的因素,主要原材料漲價,公路運輸費用上調,人力成本增加的累積效應等等。這些因素都在倒逼企業漲價,以通過漲價轉移上游帶來的成本費用壓力。
從降價方面來說,也不是說沒有壓力。不難發現,現在很多低端門窗產品產能過剩,產品供過于求嚴重,企業之間的競爭始終慘烈等等。在這種背景下漲價,無疑是加劇矛盾的激化,對企業的市場競爭極為不利。為什么價格戰令人討厭,卻總是此起彼伏,難以滅絕,根本原因就在于低端產能過剩、供過于求。
地位差異,企業試探市場反應不一
當然,門窗企業所處的地位差異,也對是否漲價的反應不一。客觀來講,中小企業遭受的壓力要大一些,龍頭企業漲價的壓力就會小一些,起碼龍頭企業向上游采購的議價能力要比中小企業強。化解漲價因素強的企業對漲價的訴求就不那么積極果斷。
還有一種情況,是企業所處的地位和發展階段不同,對于是否漲價也在主張上有所差異。有的企業力圖清理凈化行業,上游原材料等漲價加劇了生存壓力,正好達到行業洗牌的目的;而有的企業是為了維持自己財務報表穩定,希望終端產品價格調整把上游漲價的壓力轉移出去。所以說,同樣是企業,或許同樣是龍頭,對待漲價觀點就決然不同。這需要從企業自身的角度去分析理解。
企業放風試探市場,媒體就跟風隨波逐流,在市場形成漲價的輿論。實際上,不是客觀地對市場進行反應,而是被一些企業的輿論所綁架。在市場上,出現一種聲音絕對是不正常的。如果真的是一種聲音的話,也就沒有什么爭鳴的了,那確實是某一因素出現大幅變動,成為改變價格的主要矛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處于發展中的門窗行業,齊上齊下是不正常的,漲跌有序才是符合市場的規律。畢竟,在市場上的企業規模不一,發展階段不同,經營理念差異,必然會導致對待價格漲跌的策略不同,形成差別才是真實的市場!
探討:中國 家居 召回之路還有多長
自2004年起,我國以汽車類產品作為切入點實施產品召回制度,隨后2007年出臺了《兒童玩具召回規定》,2014年新《消法》增加了經營者對于缺陷產品的召回義務,2016年1月《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召回產品類別除兒童玩具、電子電器、兒童用品外,還涉及家具、日用紡織品、五金建材等8大類產品。而在此之前還沒有家具相關的召回制度出臺。
雖然《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把家具品類歸入其中,但是 家居 行業在問題產品的召回方面還很少見,除了常見的宜家會進行召回外,其他企業卻鮮有耳聞。根據質檢總局發布的2016年以來缺陷產品召回工作情況發現,《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實施后,召回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兒童玩具及兒童用品、電子電器產品、吸頂燈等產品, 家居 產品雖然有,但比較少。那么為什么國內少見對 家居 品進行召回?
行業存在特殊性。 家居 行業是傳統行業,家具的生產方式比較單一、制作工藝相對簡單,除非是家具在設計或材質存在缺陷,或是出現新規范發現之前的產品不過合理或不合規、存在隱患,需要調整,才實施召回,加之我國 家居 企業為消費者提供“包修”、“包換”、“包退”的三包服務,且規定也已比較健全,因此家具‘三包’在行業內時有發生,召回卻少見。而且我國 家居 企業的單品生產量相對來說非常小,這些都是行業存在的特殊性;
企業有擔憂。在對待是否召回產品時,企業一方面擔心因小失大,害怕造成‘人心惶惶’的局面,嚇得消費者不敢再買這個品牌的所有產品,另一方面是 家居 產品分散過大,無法進行細致的統計,認為召回并沒有什么效果。雖然進行召回的企業很少,但并不代表沒有,今年年初江蘇省3家企業就召回了一批問題兒童家具;
認知上有欠缺。消費者可能認為召回的問題 家居 是劣質產品,其實不是。事實上,產品缺陷屬于產品質量的一個屬性,并不是質量不合格。產品是否質量合格的依據是產品標準。對于缺陷產品而言,大多數卻是符合標準的,只不過是因為新標準或是因設計上導致產品存在潛在缺陷。所以對產品進行召回,并不是說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而是產品可能造成一定的風險。
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冰冰認為,召回的起因包括產品功能性、設計安全性、材料環保性等問題,像召回事件頻發的汽車及食品行業,問題產品都足以危害到人身安全與健康。相比事發后召回,更加鼓勵從正面促進家具企業在研發設計與制造產品時就更加注重安全環保。
總的來說,中國 家居 召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企業、行業、消費者都需要不斷提高對“召回”的認知,國家也應加強對產品召回相關制度的定制與實施。而且家具安全對于整個 家居 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如何杜絕召回事件的發生,還在于生產源頭上。把控好生產源頭,對于不僅是對企業、消費者,還是對行業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