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來看,2017年家電業雙十一大促的最大亮點,不是誰繼續占據家電零售絕對第一的位置,而是誰成為家電行業洞察用戶需求不可缺少的唯一平臺。
雙十一鳴鼓收金后,近9億微信用戶都通過朋友圈廣告的形式收到一份京東家電發出的“超級戰報”。雙11期間的12天里,家電網購量六成以上來自京東,來自電視、空調、廚衛等數百家中外家電巨頭,以消費數據在榜單上一較高下,真實反映出市場和消費者的喜愛,也洞察行業的技術創新方向和消費趨勢。

顯然,京東家電的這張超級戰報,已經成為各大中外家電品牌在中國市場競爭的“年度大考成績單”。同時還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隨著家電開始占據雙十一大促主場的核心,全國各地不同區域消費者的不同喜好,不再是燈下黑而變得一覽無余、清晰可洞察,家電市場最真實的商業格局也浮出水面。
在經歷2017年雙十一這一戰,京東家電不只是持續加持中國家電零售第一商的地位,同時對于整個中國家電產業來說,京東家電已不再只是一家中國最大線上線下家電零售渠道,還成為中國家電廠商洞察消費需求和精準把握產業趨勢的唯一平臺,成為家電企業產品創新迭代和消費趨勢變革的第一窗口。
家電零售的新速度
格力7分鐘破億、海信58秒破億;小米5分鐘、索尼15分鐘、華帝20分鐘、方太老板1小時,均超去年全天銷售額;美的、格力、海爾1小時內超去年全天銷售額;
平板電視1分鐘破億、空調50分鐘銷售額超越去年全天,電視、空調、洗衣機等三類大家電再次占據今年雙11大促成交額前五強中的三席,大家電普遍實現2倍以上的增長,凈水增長最高達4倍;美的、海爾、格力、飛利浦 、TCL,以及海信、夏普、西門子、奧克斯、小米等中外品牌企業,占據京東家電雙11全品類銷售額的十強。

這是剛剛過去的雙11大促,京東家電取得諸多成績的一個縮影,真實反應出不同品牌的市場競爭力,以及不同消費者的個性需求。業內人士坦言:這不只是曬出中國第一家電零售渠道商的自信,更引爆電商平臺在傳統銷售淡季幫助家電廠商激活消費引爆市場的能力。最終也創造出家電零售行業的新速度。
與往年相比,今年雙11期間,家電消費需求不只是品牌化、品質化升級,更加的多變化、多樣化。如果說,京東家電成為見證中國家電產業“淡季不淡”商業轉型的里程碑,那么今年雙11則成為中國家電消費市場迭代的“分水嶺”。
透過京東家電系列榜單還可以清楚看到:今年雙11家電不只是賣的快、而且賣的好、賣的貴。除了大量中外品牌成交額在5分鐘、15分鐘相繼超過去年全天,同時大品牌的高端精品還出現秒賣萬臺、十萬臺的成交新紀錄。還提前揭示接下來整個家電消費變革的三大趨勢:
在追求上,不只是更品牌化、高端化,還注重產品和品牌內在的文化與價值,追求更有質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產品上,不只是追求產品的科技感和時尚感,還關注系統解決方案的增值服務;在趨勢上,不只是看中行業數一數二的企業,更關注那些行業唯一性、獨創性的科技新品。
權威數據調查公司美蘭德,在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五大城市3000多名消費者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首選京東購買家電,而且消費理性,傾向選擇品質、品牌類產品。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京東家電搶購潮背后的消費升級邏輯。
如今,家電業處于從價格轉向價值、產品轉向品牌的拐點之時,各大家電企業加快布局互聯網+轉型,線上電商平臺已成為各大家電企業產品、技術、品牌直接對陣的第一前沿,這次關鍵時刻的大沖刺甚至關系到他們全年業績,并影響產業格局的變化和全民消費升級的進程。
消費升級的分水嶺
經歷今年雙11大促這一戰后,整個家電網購消費也迎來了新的“分水嶺”。從過去怎么買得便宜的、實惠的、實用的,到如今怎么買得更好的好、更有彰顯生活品位的快速升級。品質感、定制、設計、品牌、個性、審美、效率,這些很多家電企業理想中的中高端消費者,就突然開始在電商平臺上成長起來。
在消費升級的時代浪潮下,今年消費者的選擇與京東“全球好物節”初心高度默契。透過京東家電發布的16個雙11品牌交易榜單,美的依靠綜合表現成功摘取全品類榜單的桂冠,格力、海信等品牌則以“單科狀元”的實力穩居空調、電視等品類榜首,夏普、索尼、飛利浦等外資品牌的差異化精品則毫無意外收獲“叫好又叫座”局面。趨優化消費,已經成為中國家電業下一個十年引爆的最大動力。

京東家電通過榜單在清楚展示家電企業的品牌、品質、科技、智能、服務,以及優惠等等實力同時,也向所有家電廠商反饋了消費者對家電品牌的喜好、家電各大品類的發展趨勢。面對每年千億級的家電成交額、千萬級用戶選購行為,再結合其購買的產品及金額,這些信息進入京東大數據系統分析后,就成為消費分析報告,這對于家電企業研究、洞察消費需求大數據,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創新、產業布局有重要的指向性作用。
在占據家電網購超六成以上市場份額的體量下,還能在雙11期間實現翻倍式增長,回望整個家電產業,也只有京東敢稱家電業的主場。這正是因為京東家電對于消費需求,特別是消費升級趨勢的精準把握,成為中國家電唯一的家電企業與用戶需求進行大規模精準交互的平臺,從而讓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將京東作為年度新品首發地、年度品牌日首發平臺,甚至還與京東家電合作進行個性化、差異化新品的研發。
其實京東家電早在今年10月20日就開始以品牌日的方式開始了雙11的大促,之后在短短的半個月內更是歷史性地在微信朋友圈投放了3次全量廣告,以巨大的流量最大程度,為中外家電品牌在雙11期間激活消費需求、刷新銷售紀錄布局。因為,京東家電清晰地認識到,家電網購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引領消費趨勢的最佳手段就是創造消費需求。真正讓好家電通過電商平臺,快速進入越來越多中國家庭,引領新一輪的消費升級。
當大需求的“堰塞湖”已經形成時,大品牌、大平臺協同完成家電銷售的大爆量就是需求釋放的一個豁口,具有挑剔、高端、購買力強、高消費等特征的新一代消費群體占主導,如何滿足他們個性化、碎片化、定制化的需求痛點是各大家電企業最為關注的焦點,這也是未來家電轉型升級必須要解決的難點,而洞察雙十一消費大數據將是破解這一迷局的關鍵所在。
產業轉型的里程碑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2017上半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顯示:2017上半年,中國純家庭用電子電器產品的線上市場規模為1115億元,增幅高達33.1%。家電網購(不含移動終端)滲透率為24.88%,首次超過20%。其中,京東家電以占據家電網購61.3%的份額,再次邁上新臺階。
剛剛落幕的京東全球好物節,累計訂單量超過2.4億單,下單總金額1271億元,同比增長50%,京東家電成為這份靚麗成績單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系列數據表明,不過短短幾年,原本最不被看好的家電網購,如今不只是成為京東平臺的主力軍,同時還成為中國家電零售行業最主流銷售方式。最終讓京東家電成為中國家電產業,特別是家電零售產業變革的一座“里程碑”。

就在今年雙11大促期間,美的、格力、海爾、奧克斯、創維、康佳、方太、格蘭仕、老板、九陽、萬和、林內等近百家中外主流家電企業“一呼百應”,以微博互動的形式響應京東家電大促;同時中外消費電子電器千億俱樂部、五百億俱樂部成員的掌門人們,也齊聚京東集團總部,與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京東家電事業部總裁閆小兵,共同探討在這個快速多變時代背景下如何抓住消費需求、引領消費需求,從而實現企業發展模式、競爭手段的快速迭代,從而成為時代的領跑者。
越來多的家電企業意識到,電商不只是當前家電最大的銷售平臺,同時家電精品推廣、家電品牌轉型,以及家電企業商業競爭手段迭代的推進器。比如,最近五年來,京東家電持續多年保持行業最高增速,在讓家電企業獲得市場規模化增長蛋糕的同時,還不斷幫助廠家獲得最高的利潤,以及最全面的大數據反饋。
縱觀全球各國消費市場,只有中國讓家電網購成為最主流的銷售方式,開始成為越來越多80、90后主流消費群體的首選平臺。可以看到,隨著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成為市場的主角,電商平臺的價值還將會進一步凸顯。而創造這一奇跡的企業正是京東家電,目前京東平均每天下單額超6億元,一年超過2300億元。成為目前中國家電流通行業唯一實現全國各省市縣鎮村四級覆蓋最廣的企業。

為了備戰雙11,今年數十家家電企業專門為京東家電開出數條生產線,在十一黃金周生產線不停產,加班加點確保京東貨源供應。同樣,因為今年雙11京東的電視備貨量激增,直接影響彩電行業上游面板價格企穩回升,帶動整個產業鏈的良性發展。這一系列舉動表明,京東家電以一家企業的力量,成就家電網購平臺在中國家電流通行業的主流地位,最終帶來的則是家電消費全新的購物體驗和生活方式。這已經大大超出企業應有的職責,變身產業領航者。
從全球家電產業發展態勢來看,過去十年,中國品牌、中國產品已經站在世界家電產業板塊中獨占大頭,發展速度、市場規模、產業規模都處于競爭領先地位;然而未來十年,中國家電產業想要在制造成本、流通效率、品牌升級、核心技術創新等全產業鏈上全面反超外資品牌,必然會加速自身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上下游創新協同、開放,由此電商平臺、家電企業、用戶之間的距離將被進一步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