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長假來臨。
今年的節日不同往年,中國現代最重要的國慶節,和最具傳統特色的中秋節完美邂逅。正是因為如此,一直致力于將傳統文化帶入當下,并賦予傳統文化更多現代感的美克美家CSR,特意在10月1日,以“匠來·為將來”為主題,攜手意匠集,共同獻上了一場主題為“天下匠來”的文化藝術活動。
美克美家CSR起源于2009年,是美克美家集團以“凝企業的藝術基因,回報社會”的愿景,專注藝術領域的公益項目。秉承“藝術服務生活”的理念于當年 6月正式啟動了“藝術·家”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助力藝術公益事業的發展。而意匠集則專注致力于“物”、“木”、“金”、“衣”、“食”、“藝”等六方面的藝術文創。美克美家CSR和意匠集契合的藝術理念,使雙方成為了“傳統文化構筑一片天”共同努力的合作伙伴,“天下匠來”這場文化盛宴順勢而生。
將來·有樣貌相熟——都市中的木蘭圍場

這是一棟白色圍欄鏤空交錯的建筑,是由縝密的鋼條與絲垂的紗幔共同組成的華美異形空間。輕紗的帷幔設計,放大了與天空的親近感,而錯落有致的圍欄,則又將自然環境融入使用空間,使天、地、人三者交相輝印。
美克美家CSR展示的這棟建筑,靈感來源于呼倫貝爾鄂溫克旗木蘭圍場獨有的柳條蒙古包。設計師非凡的智慧和理念,賦予了傳統文化全新的時代意義。使得充滿民族特色的傳統建筑,完美的融入了現代的都市。此般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正應和了美克美家CSR的理念——發現更多充滿著無限魅力的傳統文化和技藝,讓它們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以一種更美妙的形式永遠傳承下去。
在藝術的國度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的更迭中,只有傳統的才是永恒的。相熟的樣貌,豐富的內涵,全新的理念,美克美家CSR通過一棟建筑詮釋了如何將傳統與現代完美交織,如何讓從傳統成為當下的藝術品——一股新的藝術潮流就此引發。
將來·有故事講述——以物留存,以用延續
美克美家CSR用8年時間,深入全國各地將民藝人、手作者的匠心產品再造為日常物品。以這樣的方式,讓傳統文化的精髓以物留存、以用延續。活動現場,美克美家CSR特意邀請10位手作藝術家向大家展示了他們的非凡技藝,以及他們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的故事和經歷。
楊紅明(幾吾拉許),男,納西族,1974年10月出生,鉆研篆刻及書法已有30多年的時間。楊紅明將東巴文化和篆刻及書法結合在一起,成為了東巴文化傳承教育領域及東巴文書法創作領域的先行者。使擁有1000多年的古老文化,得以一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展示與傳播。

雪山,男,1983年1月出生于呼倫貝爾鄂溫克旗。醉心于傳統景泰藍制作藝術,為此專程赴京學習。回到家鄉后,獨具匠心的將傳統的景泰藍風格,融入了當地的民族文化,使這門傳統的藝術,煥發出了全新的風采和活力。其創作的300多幅獨具特色的產品,遠銷俄羅斯、臺灣、香港等地。


郭毅民,男,1991年出生于福建漳州。因為一次比賽而與竹編結緣,大學畢業就專赴東陽拜師學藝。竹編道路枯燥而艱辛。開始時收入微薄,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夏天沒有空調,住的地方酷熱難耐,就在草席旁撒一點水;冬日天氣嚴寒,沒有制暖設備,就索性多加幾層棉被。旁人不能理解,如此艱苦為何一再堅持,他卻微笑著說:“因為懂得自己在做什么!我就是要通過竹編,將傳統文化活化!”

傳統文化因人而生也要依托人才能延續,傳統文化的延續更要現代力量的不斷注入和創新。除了現場匠人的技藝展示,美克美家CSR更是帶來了各類非遺技藝和現代靈感碰撞后,產生的獨具時代特色的產品。



窺一斑而見全豹,我們從活動現場10名匠人和產品身上,看到了許許多多平凡而偉大的民間手藝人身上所特有的光輝:堅持、傳承、革新、發展。傳統文化正通過這些現代的匠人,不斷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態,通過美克美家CSR參與舉辦的各類活動,得到更廣泛和迅速的傳播。
將來·有傳承延續——“新通道”串聯跨界的力量
在從10名匠人身上,深切了解到傳統文化的全新風貌后,美克 家居 廣告營銷中心總監劉春杰、ED Desgin的Hyvnen先生、清華美院史論系主任陳岸瑛教授、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季鐵、新浪 家居 戴蓓主編,這5名分別來自企業、設計、教育、媒體4大不同領域的代表,共同開啟了本次活動的跨界論壇。作為將傳統藝術和現代文化結合的先行者,以及傳統藝術進入日常生活這一“新通道”的建設者,美克美家的劉春杰先生首先進行了發言。

從2009年到2017年,美克美家CSR的足跡遍布了全國各地。經過反復的摸索,美克美家CSR發現了一條連接傳統文化和百姓生活的“新通道”。美克美家CSR通過不斷對匠人的培養,以少數民族的非遺技藝融入現在時尚設計元素,使傳統文化轉化為日常用品。
例如,侗錦是頗具實用與欣賞價值的民間工藝品,曾經一度面臨失傳。為了挽救這一傳統文化,美克美家CSR專門設立了一個“新通道”項目。不僅通過湖南大學組織了圣馬丁藝術學院、米蘭理工以及湖南大學、清華大學不同學校的專業的學生和碩士博士,去設計了圖樣。還在當地設立了工坊,組織、培養當地人學習如何編制商業花布。

當地織工的年收入,因為這條“新通道”從1000元飆升至20000元。這個項目還帶來一個意外的驚喜,之前侗寨大多為老人和留守兒童,“新通道”建立后,隨著收入的提高,侗寨明顯出現了人口的回流,很多年輕父母都不再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正因為美克美家CSR在傳承傳統文化方面的不遺余力,打動了教育、設計乃至媒體的許多仁人志士,美克美家CSR也希望“新通道”能整合更多的跨界力量,為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貢獻更大的力量。
“藝術”是美克美家品牌創建至今,一直恪守并不斷詮釋的品牌核心DNA。8年來,美克美家CSR為150所小學的學生進行了兒童藝術啟蒙,并為希望工程培養了140多名小學美術教師。而且,美克美家CSR還與5所國內一流的藝術設計學院獎學金項目進行戰略合作,已有超過100名優秀的大學生獲得了“藝術·家”獎金。
為了使傳統藝術得到延續,同時也為了使傳統藝術和公益進行更好的融合,美克美家CSR提出了“讓非遺、民藝成為日常生活,是對傳統文化最好的保護”的理念。目前,已經售出侗錦純手工圍巾3000余條(價值180余萬元)、隆回花瑤農產品5000余件(價值50余萬元)。在促進當地收益、保護傳統文化的同時,將所有收益,全部用于藝術公益事業。
未來美克美家CSR將一如既往的致力保護與傳承非遺文化。通過匠人,為更多的傳統文化賦予多的現代內涵,使傳統文化在當下社會中,得到更好的傳承。以匠心引潮流,美克美家CSR將并在未來,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