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習總書記的談話點明了今年經濟工作重心所在——擠泡沫去杠杠促使資金“脫虛向實”。央行多次明確表示“不會大規模放水搞刺激”,而是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蓋因對現階段中國經濟來說,不比08年,信貸刺激產生的邊際效應遞減,即使投放10萬億相對于100萬億的池子也是小巫見大巫;反而會上演“劣幣驅逐良幣”的一幕,資金大量流向效率低下、產能過剩的行業,無異于飲鴆止渴。因此李總理也多次強調,必須用創新手段來盤活傳統產業。
內需不振其來有自
說到家具行業,其實它跟很多傳統行業面臨的窘境類似,一方面不斷有人抱怨內需不振,人們的消費能力被高房價所綁架,可另一方面,業內人士也驚詫夾雜羨慕地目睹中國人群起蜂擁海外搶購的“怪現象”。究其原因:洋產品質量過得硬、售后有保障、設計新穎別致,價格卻還不貴……無怪乎趨之若鶩。在家具領域深耕多年的雅堂人就認為,中國內需其實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只是挖掘無途釋放尚需時日,但隨著中國經濟向好趨勢長期不變和《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出爐,相信國民購買力會穩步提升,關鍵在于是否有合適產品滿足其需求?未來廣受歡迎的家具產品必定是:設計別具一格、品位優雅、經濟耐用……且隨著更獨立自主的80后、90后成為購物主流人群,能滿足其豐富多態的個性化需求,為其打造量身定制產品的品牌商,顯然將會發展成為市場主宰。然而,雅堂人又分明看到:許多家具生產廠商由于并不直面消費者,無法掌握第一手資料,并不了解潮流時尚和興趣取向,樣式沿襲不變,設計滯后時代,更缺乏鮮明個性風格,無法準確定位也就沒有忠實擁躉。
造成家具業消費不振的另一個原因是過于冗長繁雜的中間食利階級,一二三級甚至多級代理商層層加碼,此外,實體經營店鋪的租賃費用和雇傭人工成本的支出,也大大提高了商品出廠價,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就成為不堪承受之“重”。
雅堂布局面面俱到
雅堂人既然洞悉家具產業發展弊端,就在時代的呼喚和國家政策支持下,構建出了“互聯網+家具產業鏈+電商+供應鏈金融”多層次產業共融的創新商業生態圈,2012年6月,雅堂控股集團宣告成立。這種商業模式之所以風靡一時領先數個體位,就在于它面面俱到充分顧及到了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需求,達致“互助共贏”的和諧局面,旗下子公司各司其職專注于某一領域解決具體問題:
1.“雅堂電商”:專業的B2C家具電商品牌,大力剪除產業鏈中間層,如品牌公司、代理商、賣場等節點,一頭連接家具廠家、品牌商,為其提供展示、推廣、銷售等線上線下服務支持;對于這些家具廠家來說,借助于“雅堂”良好的渠道建設和品牌效應,無形中省略了廣告營銷支出、實體店鋪租賃費用和雇傭人工成本。另一頭連接消費者,使他們能以較低價格購買到理想產品。消費者的即時反饋和銷售數據等被雅堂收集后,又可以提醒廠商不斷調整、優化、完善其產品和服務,這是一條正向良性循環發展之路。
2.雅堂金融:創新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為實體經濟提供“活水”和輸血功能,專注于服務 家居 產業鏈上、中、下游,為從原材料供應商、加工商、品牌商到消費者各個環節提供周轉融資、創業融資、企業融資、消費融資四大類融資產品及服務。
3.線上線下服務平臺:為彌補線上服務之不足,雅堂在全國建設“家具體驗館”,與消費者零距離接觸,將直觀可感的商品擺在面前,既可以獲得豐富真實的細節感受,又能讓消費者在模擬情境下產生代入感、尊崇感;加上“雅堂到家”物流配送服務站網絡,可以說,這是互聯網“用戶思維”淋漓盡致的體現。目前,雅堂在全國已布局200個城市710個物流配送到家網點。
金融立足和反哺實體才是健康經濟形態
讓我們回到文章的開頭,國家對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可謂喜憂交加,喜的是它能滿足嗷嗷待哺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構筑多渠道多層次的融資市場,發揮“鯰魚效應”彌補傳統僵化的國有銀行之不足;憂的是資本天生具有增值逐利本能,如果不能落實到實業上,則如高懸頭上的“堰塞湖”,一旦崩堤,效果不堪設想。最近有兩家企業又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新軍:小米聯手新希望集團發起成立四川希望銀行獲批,小米科技認購29.5%的總股本;富士康推出網貸平臺“富中富”,稱將在五年內IPO;與以往單純的金融平臺不一樣,小米、新希望都是有規模龐大的實體產業支撐,而富士康更是“全球代工之王”,專家普遍認為,富士康在收購夏普后,緊接著成立互聯網金融平臺將向上下游元器件供應鏈提供金融服務,以擺脫蘋果依賴癥。由此可以看出,互聯網行業已擺脫野蠻生長時期,轉向精耕細作的垂直化整合經營階段。這方面,雅堂與富士康、京東等巨頭可謂不謀而合思維超前。雅堂金融只專注于家具產業鏈上下游,知己知彼,互惠互利,讓資金更高效、風險更可控。
雅堂模式是和諧雙贏發展模式
在個人征信數據并未健全、征信機構不普遍的情況下,對于投資者而言,雅堂金融能夠為其提供高增長之理想標的,把費心理財的事交給依托大數據分析的計算機和系統操作,等于是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伴隨家具產業一起成長,同時在目前社會投資缺乏太多有效增值途徑的情況下避免遭遇“理財陷阱”的尷尬局面。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雅堂能夠根據其經營狀態、有無違規行為、還貸能力、產品銷售及服務評價數據等要素綜合評估,保證每一筆資金都用于實業,都具有可控性。
雅堂的商業模式符合國家政策所向,順應互聯網行業發展潮流,讓買家和賣家、投資方和貸款方等矛盾對立面都皆大歡喜、和諧雙贏,可以說是中國仁義商道的最好體現。相信在中國經濟轉型、振興內需的大戰役中,必有雅堂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