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無論是媒體頭條還是朋友圈,都被滴滴和Uber的合并強勢“霸屏”。從2012年優酷與土豆的合并拉開序幕開始,58同城與趕集網、攜程、藝龍與去哪兒、世紀佳緣與百合網……
互聯網細分領域各行業紛紛以品牌合并的形式邁入“巨頭時代”。合并只是表現形式,它折射的是一個行業邁向成熟的必然——從群雄逐鹿變成三足鼎立或雙雄爭霸甚至一家獨大,競爭的盡頭,必然是品牌的集中度越來越強,最后由“巨頭”統領市場。
而對于 家裝 行業來說,在互聯網 家裝 創始品牌愛空間誕生之前,這個進程曾顯得尤為艱難。 家裝 行業“低關注度、重參與度”的行業特性,和傳統的服務型商業模式,決定了 家裝 企業一度無法突破規模觀。4萬億的海量市場下,約80%的市場份額都被各種各樣的小公司所占據,即使是在少數做得最好的連鎖型 家裝 品牌中,也鮮有一個產值超過50億的企業。2014年,隨著愛空間帶著顛覆性的互聯網 家裝 產品的出現,為這個看似無解的行業難題帶來了新破局。而2016年8月,隨著愛空間第四批7座擴張城市:合肥、蘇州、廊坊、重慶、太原、銀川、哈爾濱的落地,“3年百億”的目標逐漸顯露端倪, 家裝 行業將迎來“巨頭時代”的確定性,也越來越清晰。
愛空間作為互聯網 家裝 的開山鼻祖,為行業破局的關鍵在于,其率先將傳統的“服務型商業模式”變成了“產品型服務模式”,打破 家裝 行業原有的“無標準、手工作業依賴性強”等諸多弊端,以“標準化”的產品和“可復制”的系統,開創了行業規模增長的新可能。與此同時,愛空間也開辟了一個 家裝 行業的新時代:自其之后,互聯網 家裝 創業公司層出不窮,傳統 家裝 公司也紛紛轉型,引發了行業的空前繁榮。在這個過程中,愛空間作為探索者,在對產品和系統的不斷優化、升級中,也為整個互聯網行業樹立著“互聯網 家裝 的正確打開方式”的標準,其所提出的“重度、垂直、閉環”模式,已經和“平米報價”、“20天工期”一樣,成為互聯網 家裝 的“標配”。
始終引領,也意味著在一直奔跑。8月,在“城市合伙人”計劃啟動一周年之際,愛空間第四批7座城市的連續開業,展開了22座城市布局的新版圖,也為行業未來發展帶來了新契機。愛空間CEO陳煒在為新城落地召開媒體見面會時透露,愛空間的北京、上海、成都、武漢已經開始盈利,而到2016年底,愛空間將在實現30個核心城市布局的基礎上,有望進入全面盈利期。與此同時,陳煒還透露了愛空間的三年發展計劃:三年內,城市合伙人計劃將落地全國120個城市,一年服務10萬個客戶,營收規模將達到100億。
在一個產品和系統可復制的商業模式下,盈利也意味著即將迎來規模和業績的翻倍增長。因此,愛空間的“百億目標”并不是空穴來風。陳煒表示,接下來,愛空間將不斷優化F2C的供應鏈、自建倉儲和服務體系,深化產業工人培育和信息化系統建設,為沖刺“百億”加速。而隨著愛空間“百億目標”的推進,則意味著 家裝 行業“沒有巨頭”的時代正在被逐漸終結,新的市場格局正呼之欲出,愛空間正引領著行業邁入一個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