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是中國最發達的縣級市之一,市場經濟的地方樣板;一方是共和國的長子,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這兩者碰撞在一起,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6月28-29日,在浙江省直機關工委的組織下,杭州鴻雁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雁電器”)、中國聯合工程公司、等31家在浙央企負責人來到義烏,交流考察,洽談合作。
座談會上,義烏市委書記盛秋平致辭,義烏市市長林毅了介紹義烏投資環境。 省直機關工委副書記王義在講話中說,義烏是浙江科學發展的一面旗幟,是聯通四海、走向世界的窗口橋梁。近年來,義烏通過全力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走出了一條具有義烏特色的區域發展道路。而在浙央企憑借資源信息、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優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轉型升級。
鴻雁電器總裁王米成代表現場的在浙央企進行了發言,他說,很多人對央企有誤解,認為央企的日子很好過,其實大多數的央企都在競爭性的行業,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而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央企更需要創新思維和拼搏精神。“義烏從曾經的 ‘一副糖擔十八變,百樣生意挑兩肩’發展到亞洲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這種 “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浙商‘四千精神’是非常值得央企學習和借鑒的。”
關于“經濟新常態下,在浙央企能夠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這個話題,王米成說,義烏是國際大市場、在市場、產業鏈、平臺建設等方面優勢明顯,發展空間大,央企應該搶抓義烏“十三五”發展機遇,找準企業戰略與義烏改革轉型的契合點,把更多好項目、大項目布局義烏。“鴻雁目前在母公司中國普天的統一布局下布局低碳綠色能源領域,并在智能 家居 、智慧照明行業發力,找準鴻雁企業戰略與義烏改革轉型的契合點,雙方可以探討進一步的合作。”
王米成說,央企就像向日葵,始終朝著中央轉,但對在浙央企來說,我們的根一直扎在浙江的土地上。拿我們鴻雁電器來說,從1981年在杭州成立以來,始終把浙江當做我們的家鄉,得益于浙江開放創新的市場土壤,在過去的30多年,鴻雁的規模不斷擴大。所以能夠在浙江大地上更好地耕耘,也是我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