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斯米利亞總技術工程師侯建春
侯建春,男,籍貫山東單縣,生于1982年,2001年畢業于成都理工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無機礦物,現就職于成都斯米利亞硅藻新材料有限公司,擔任總技術工程師職務。
2008年開始對硅藻土及相關附屬礦物進行研究,2011年開始研發硅藻泥。2012年申報“一種納米晶須增強多功能硅藻泥涂料”發明專利,并于2014年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批和授權,專利號:201210302314.8。
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大氣污染越發嚴重,而人們審美觀念的提升,也使得居家辦公室內裝修材料需求逐年增多。片面追求裝修美觀,讓更多的人忽略了裝修材料的環保與健康;裝修美觀的背后,是居室環境污染的愈發嚴重。相關研究證明,都市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甚至被各種疾病困擾,這些現狀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裝修污染。如何能尋找一種健康環保的裝飾壁材,使環保和美觀相完美并存,是很多關注室內環境問題人士的畢生追求,也是出于這個原因,出生于無機礦物研究方向的侯建春開始致力于硅藻泥產品技術的研發。
硅藻泥是一種新型的環保裝飾壁材,由多種無機礦物混合而成,主要成份為硅藻土,硅藻土具有多孔的特殊結構,孔隙率和分子比較面積較大,所以具有強大的吸附作用,能夠吸附空氣的多種有害氣體,減緩空氣污染難題。但只吸附還不夠,只有將吸附的東西分解掉,才能從根本上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所以硅藻泥的研發核心應該是分解技術,就像人本身,吃進去的東西必須要消化吸收是一個道理。斯米利亞硅藻泥采用的是四針狀氧化鋅晶須分解技術,與傳統的光觸媒分解技術有根本的區別,斯米利亞硅藻泥分解主要依托四針狀氧化鋅晶須針尖的納米活性效應,針尖能夠持續釋放高能量的電子,高能量電子去撞擊和切斷有害氣體的分子鍵,從而達到分解的目的,這種技術大大降低了對外界環境的要求,比如光照、紫外線等,能夠實現只要有空氣流動的地方就能實現不間斷的分解,這也是引領硅藻泥發展的一個核心技術。
斯米利亞16年新推出的換代產品——智能5A集,主要成份為四針狀氧化鋅晶須,按比例添加到硅藻泥后,能夠實現甲醛等有害氣體的快速分解,也能去除氨水之類的臭味,大大提高了硅藻泥對有害氣體的分解率和分解速度,在硅藻泥行業的發展中也是一個里程碑的事件。
在侯建春看來,硅藻泥是一個新型的非傳統的朝陽產業,近幾年發展速度非常快,每年的市場份額都在幾何倍數的增長,有不少企業已呈品牌之勢發展,但也不乏一些黑心企業,無正規廠房、無正規生產、無正規研發,產品質量低劣,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擾亂市場秩序,這些做法只能是殺雞取卵,導致硅藻泥行業不能更健康的發展,孤木難成林,一個企業無法成就一個行業,所以硅藻泥行業的長遠發展還靠更多的良心企業共同去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