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外彩電激戰大屏高端
一季度行業數據公布
TrendForce旗下電視市場調研機構WitsView日前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電視市場報告,整體形勢堪憂,不過有兩家中國品牌實現了逆勢上漲。WitsView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電視總出貨約4832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6.3%。不過,海信出貨量增長13.8%達到347萬臺,是各大品牌中形勢最好的,排名也從第六直接殺到了第三。TCL也上升一位來到第四,出貨量微增3.6%達到320萬臺。
此前中怡康發布的3月份彩電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海信電視零售量、零售額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17.62%、18.17%,連續13年中國市場第一并繼續擴大領先優勢。WitsView預估2016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規模可達2.19億臺,年增長1.5%。
大屏優勢集中釋放
大屏和高端,在整個彩電市場進入存量競爭背景下,成為中外彩電巨頭爭搶的戰略高地。這背后不只是中國家庭消費升級和品質提升帶來的大屏化趨勢已經成為主流,更重要的是,高端市場背后的剛性需求和豐厚利潤也一直是中外企業最為“看重”的戰略要地。
過去大屏高端市場一直是三星、索尼、夏普等外資企業的天下,本土彩電企業鮮有“染指”。不過,進入今年以來在大屏高端市場上,以海信為首的中國彩電企業已經開始占據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并以5:3的大比分優勢實現逆襲。
來自第三方研究機構中怡康的周監測報告顯示:最近8周時間里,即2月22日至4月17日,在國內市場上海信、三星的55英寸及以上電視銷售額占比交替領先,互不相讓。在整個8周時間里,海信最終以5:3的優勢占據上風。
在中外兩大巨頭圍繞55英寸及以上電視展開“寸土必爭”的纏斗背后,正是中國企業在大屏高端市場上的產品優勢開始集中性釋放。比如海信基于在自主顯示技術上的成功突圍,于今年推出的超畫質8KULED電視就成為今年高端市場的明星產品,上市后一度出現斷貨情況。
在業內人士看來,55英寸電視堪稱彩電業的兵家必爭之地。而55英寸以上電視代表彩電發展“大屏化”的未來趨勢,誰把握了55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電視優勢,誰就將在未來競爭中提前取得優勢。而在高端產品上與外資品牌展開正面決戰,則是未來中國彩電企業能否掌控全球話語權的關鍵一役。

海外戰略初顯成效
繼去年成功超越索尼躋身全球彩電行業前三強之后,今年一季度海信再度穩居全球第三,進一步夯實在全球市場上的領先優勢。與此同時,由海信自主研發的ULED電視還在今年首次完成了在全球67個國家的同步上市推廣,全面打響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一輪自主擴張戰役。
近年來不只是海信,包括TCL、長虹、創維等一大批中國彩電企業紛紛啟動了新一輪海外市場擴張大幕,建立起中國、海外兩個戰略級市場發展擴張的布局。去年,海信在收購夏普美洲業務之后,還成為歐洲杯賽場上第一個來自中國的頂級贊助商,加速中國彩電產業從過去的制造制勝到品牌領跑轉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