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星美凱龍甩出關于可以代表傳統生活方式的舊器物這一問題時,家具迷網小編認為在古人的“衣”、“食”、“住”、“行”等范疇尋找,似乎比較緊扣主題。更直接地,就認定了以古人的家具作為舊器物的代表,參照設計新家具也更加便利。不過真以這樣看似正確的答案交付給紅星美凱龍,似乎又少了點什么。
所以當曲美 家居 提出“扇子”這一構想時,小編茅塞頓開:設計尋求的從來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答案。
隨著時代更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新事物的誕生,就勢必會有舊物件消失。一物換一物,生活確實不斷向好,但與那些“不中用”的老東西一同消逝的可能還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扇子”就是其中一種。
在古代,扇子是文人墨客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懷袖雅物”,是一種文雅風流的生活形態。但現今,文人雅士的精神早已被拔地而起的鋼筋水泥所覆蓋,生活和工作束縛了當代男女追尋自由的雙腳,在燈紅酒綠下、觥籌交錯間,身心日益疲憊。
借助“扇子”,曲美 家居 重提風雅的生活觀表達了當下國人的生活訴求。但在“扇元素”的提取中,曲美與其合作的設計師卻有意抹去傳統扇子的形態。
曲美 家居 “扶手椅”以團扇為靈感
從其展品局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扶手椅取形于團扇,但以皮革面與木結構相結合,與團扇完全兩樣。咖啡桌雖仿造扇骨用124支木結構組成,其成品效果也沒有折扇的樣子。
據此,曲美董事長趙瑞海先生解釋:“這次的作品發源于扇子,但是看不出扇子,可以感受到中國味道和氣韻。這是用現代手法表達文化,不是中國符號的簡單移植。”設計的真實原貌不正是將熟悉的元素打亂,重構出一個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效果。
在米蘭家具展中,“猜不到”才是設計制勝的法寶。在琳瑯滿目的家具中,曲美以“扇子”辟路已然具備拔得頭籌之勢。但曲美和設計師似乎并不關注其作品能否“超群出眾”,他們從始至終關心的都是如何傳導價值,為大眾提供一個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 ?作者:林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