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這天,董明珠發布了格力最新的IH電飯煲。緊接著在全國兩會上,另一位互聯網領域的大咖雷軍,也針對“中國游客去日本搶購電飯煲”這一現象發表了看法。
習慣了互聯網開放思維的雷軍,對日本電飯煲進表達了毫不吝嗇的贊美:“初期我以為是大家迷信外國產品,但后來經過仔細研究,發現日本電飯煲確實做得非常好。”其中他特別強調,“最讓我心動的,是日本的電飯煲能讓米飯跳舞。”
兩位大咖的隔空喊話,為日趨白熱化的電飯煲市場又添了一把火。
米飯在電飯煲中“跳舞“
會跳舞的才是好米飯
其實,所謂的“米飯跳舞”只是一個形象化的說法,用來描述煮飯過程中米飯在電飯煲鍋中的狀態。它真正的原理是通過改變電飯煲鍋內的壓力,通過壓力差來實現米飯的翻滾攪動,從而讓每粒米飯都能充分地接觸到鍋中的熱量和水分,口感變得更為飽滿Q彈。
在普通消費者心里,一臺好的電飯煲,無非是能做出一鍋香噴噴的米飯。讓米飯能跳舞?一般人可能還真的難以想象。然而在電飯煲的誕生地——與中國同為亞洲米飯大國的日本,“會跳舞的才是好米飯“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在日本街頭,也經常可以看到相關技術的路演活動。無論男女老少,都熱衷于加入到這樣的活動中,可見“會跳舞的才是好米飯”這個概念已經深入人心。
松下“舞動沸揚“技術在日本街頭的路演活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wMjk3NTMxNg==.html?from=y1.7-1.2
松下“舞動沸揚”技術——讓米飯舞動起來
那“讓米飯跳舞”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
舞動沸揚——米飯跳舞的新境界
原理聽上去似乎很簡單,然而這一技術卻代表了目前IH電飯煲的最高水準。而它的創造者,則是擁有60年電飯煲制造歷史的日本電飯煲品牌——松下。
1988年,松下研發了第一臺IH電飯煲,在經過近10年的研究改進,終于在1997年實現了“讓米飯跳舞”這一技術突破。 2011年,隨著可變壓力技術的研發,松下又發明了“讓米飯跳舞”的全新方式——“舞動沸揚”,通過可變壓力和高速交互對流兩種技術讓米飯的“舞姿”更加動人,米飯的口感也因此達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讓米飯能跳舞 或將成為電飯煲選購新標準
在中怡康發布的2015年電飯煲市場數據中,有幾個數據特別醒目:2015年上半年,IH電飯煲的零售額顯示了持續攀升的勢頭,占比超過了30%,而普通電飯煲則較去年同期下降近10%。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隨著社會整體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米飯的品質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傳統的電飯煲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假以時日,代表著更高技術水平、“能讓米飯跳舞”的電飯煲,或將成為人們選購電飯煲時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