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什么是藍天?”“為什么要把我關在家里?”如果有一天,你的子女跑到你的身邊這樣詢問你,你該如何回答?
“孩子,出門多戴口罩,不要像我一樣遭罪”,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躺在病床上這樣囑咐你,你該如何應對?
“咳咳,老板,我最近呼吸道疾病犯了,需要請假”,如果有一天,你忍受不住空氣的污染,不僅無法工作,還要花費大量金錢去治療自己的疾病時,你該如何去想?
也許很多人會問,“霧霾和我有什么關系?”確切的說,也許真的和你關系不大,你完全可以對它視而不見,完全可以因為自己沒有車或不用出行而不擔心霧霾所帶來的限行。
但,這和他們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小學生,無憂無慮的他們完全可以不用考慮霧霾的問題,安心的在自己的世界中玩耍;他們也完全可以對霧霾視而不見,因為霧霾并不是因為他們產生的;同樣,他們完全可以躲在自己的家中不再出門,因為這也是他們父母的希望。

然而,因為霧霾,如朝陽般的他們只能被困在教室里而不能在操場奔跑;因為霧霾,有著金子般童年的他們只能在停課的通知中窩在家里無法去學校學習;因為霧霾,他們平白浪費了大把本應開心快樂的戶外時光。

雖然他們不是胸有萬卷書的學者,不能寫出多么感人的文章;雖然他們不是家有千金的企業家,不能用行動為環保做多么大貢獻;雖然他們更不是能夠對國家政策產生影響的領導或代表,可以對治理霧霾提出政策和意見;雖然他們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小學生,沒有任何影響力的他們只能憑借畫筆來抒發自己對污染的憎惡和對環保的倡議。

上面這兩幅圖就發生在幾天前,孩子們在冰冷的操場上、在霧霾的污染中寫著試卷。如果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即便取得再好的成績又有何用?如果因為霧霾和寒冷而得病,誰又能對他們負責?面對今后很可能會再次發生的霧霾考試,誰又能給他們最基礎的環境保障?或許,除了關好窗戶打開凈化器,提醒自己的孩子要戴口罩以外,我們沒法再做更多。無助,還是自己無用?
相比那些為了環保在努力的孩子,我們不覺得慚愧嗎?我們為環保做過什么?我們又為這些可愛的孩子做過什么?試問,有多少人口中責難著他人污染環境,而自己卻若無其事的焚燒著秸稈和煤炭?有多少人高舉著環保的旗號怒斥對孩子健康產生污染的企業,自己卻因為圖便宜而用著有毒有害的油漆?有多少人宣揚著汽車尾氣帶來的危害,自己卻依舊開著排放不達標的黃標車呢?

你可知道,2015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僅有73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其中部分城市更是全年僅有71天空氣質量達標;你可知道,全國 480個城市中,有108個城市在遭受酸雨的侵害;你可知道,中國2015年有429.2萬例癌癥新發病例和281.4萬例癌癥死亡病例,而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一位;你可知道,2015年中國二氧化硫的排放為43479.98噸,粉塵排放26046.38噸,氮氧化物31440.24噸,相當于近1300萬輛國四汽車行駛一萬公里的排放,而這一切,正是我們這些成年人所帶來的污染。

孩子是無辜的,霧霾原本與他們無關,他們人生中最美麗的時光也沒有到來,但他們卻早早的開始承受起人們對大自然所犯下的罪行,無奈的經歷著自己最“昏暗”的童年。霧霾下的他們,不得不帶上口罩,不得不留在屋里,不得不將藍天白云的幻想放到冰冷的電視當中。
如果你同樣愛著自己的孩子,如果你同樣有著對子孫的擔憂,如果你同樣有著對霧霾的厭惡,那就請停止對環境的污染吧。你或許不知道,你每減少一噸標準煤的燃燒,就能減少2.6噸的二氧化碳、24公斤的二氧化硫和7公斤的氮氧化物;你或許不知道,你每減少一度電的使用,就會節約0.2噸用水、0.5公斤用煤,并減少0.15公斤的粉塵污染和0.14公斤的粉煤灰污染;你或許不知道,只要你多使用一滴水漆,讓年產137.5萬噸的晨陽水漆全負荷運轉,那么相比同等規模的油漆廠,每年就能減少110萬噸的VOC排放,相當于讓220萬輛小汽車一年不再限行。

減少一度電、節約一滴水、少用一滴油漆,少產生一些污染物,多一次綠色出行、多選擇清潔能源,請珍惜自己身邊每一個可以利用的資源,珍愛自己身邊每一寸可以呼吸的空氣,同呼吸,共行動!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低碳出行、環保生活、節能辦公做起,用實際行動還地球一片綠色,還家人一份健康,還子孫一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