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電業進入平穩發展期 智能家電有多遠
中國家電業正在進入“新常態”。來自國家統計局和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前十個月,家用電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1809.5億元,累計同比增長2.5%;利潤總額844.2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3.8%。數據同時顯示,家電行業產銷率94.9%,較2015年同期下降0.4個百分點。
在經歷了行業整體的高速增長之后,中國家電業近幾年進入了相對平穩的增長期,去庫存壓力仍在,整個行業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升級。業界認為,目前行業低速平穩增長的局面仍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智能家電將成為家電業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低速發展很正常
根據中國家電協會的統計數據,“十二五”期間我國家電工業年均增長率為9.6%,“十一五”期間的增長率更是達到18.9%。業界普遍認為,“十三五”期間這種數字的增長速度將不會再出現。
奧維云網助理總裁兼空調產業研究院院長張彥斌表示,目前中國家電業已經度過了高速增長期,平穩發展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基本特征。家電產業的推動力已經從普及需求轉變為更新需求,在這個背景下,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將會逐步淘汰,高品質的智能化產品將成為發展的主流。“大規模的家電普及過程已經結束,這也意味著市場已經相對進入飽和階段。”張彥斌說。
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以及工業4.0的進程也在影響著中國家電業的發展。帕勒咨詢董事羅清啟認為,低速增長的狀態實際是未來十年家電產業的全球特征,不僅中國的家電產業面臨這種環境,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是如此。“2008年之后的金融危機引起了全球經濟的衰退至今沒有復蘇跡象,供應與需求的尖銳矛盾導致區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這種局面加速了需求的下跌。”羅清啟說,“工業結構的4.0化至少需要十年時間,這將給我們的家電產業帶來不小的擾動。”
羅清啟認為,如何利用好貿易環境巨變和產業4.0化這兩個巨大的結構性變化是中國家電業面臨的兩大問題,也是中國家電產業競爭力能否躍升到全球前列的關鍵。
智能升級還需要時間
奧維云網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前十個月,智能家電產品在整體家電銷售額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其中彩電為91.4%、洗衣機22.50%、空調18.54%、冰箱10.30%。
而來自京東平臺的數字也顯示,智能家電的銷售額正逐年攀升。2016年雙11京東智能家電銷售額增長了3.4倍,銷售額增速達到銷售量增速的4倍,產品平均售價也大幅上升,體現了智能產品正在成為消費者青睞的對象。
智能升級將成為未來中國家電市場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張彥斌認為,目前智能家電的發展還需要市場培育,家電企業和消費者都需要進一步認識智能家電。“智能產品要有好的使用體驗,企業要以用戶的需求驅動產品研發,消費者也要經歷從認知到喜愛的市場培育,全行業統一智能平臺和標準,形成整體智能家電的概念。” 張彥斌說。
京東商城家電事業部戰略拓展部總經理張焱表示,智能產品的銷售規模逐漸提升,反映了消費者在傳統家電和智能家電中選擇方面的偏重不斷發生變化。未來的智能家電,硬件加服務的結合才是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所在,智能家電的發展,必須以大數據為依據,通過用戶畫像的分析,獲取功能方面的依賴程度。同時,隨著VR技術的發展及人工智能的推進,智能家電的發展將會引進更為先進的技術。
關于家電智能升級過程的問題,資深產業觀察家梁振鵬表示目前家電產品的智能升級還處于初級階段,除了智能電視被消費者認為智能程度較高外,其他的產品還不盡如人意。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的智能化還處在摸索時期,這也是市場發展的關鍵期。他認為,家電智能升級的關鍵在于企業推出的產品是不是能夠抓住消費者的痛點,能不能讓生活更加便利,家電產品讓生活進入懶人模式才是真正的實現了智能化。
智能技術的應用將對整個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雖然我國家電產業的智能升級目前還處在探索和啟蒙階段,但是智能升級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家電智能升級不僅是產品的升級,同時也是全產業鏈的升級。“智能家電一定會迎來爆發期,因為未來只存在一種家電也就是智能家電,這也是為什么說中國家電產業全球競爭力在經過4.0轉型之后會得到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羅清啟說。(何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