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辦了中國本土第一本高端室內設計類雜志,率先邀請了一大批國外頂級大師首次來華進行學術交流,他創辦的“BEST100中國最佳設計大獎”為眾多華人設計師提供了展現才華的舞臺,他創辦了GDA設計品牌管理機構,把傳播好設計、推廣優秀設計師作為一種職業理想……他就是《精品 家居 》出版人,BEST100中國最佳設計大獎創辦者,中國著名媒體人、品牌策劃專家李耿先生。
李耿 George Li
《精品 家居 》出版人,BEST100中國最佳設計大獎、GDA設計品牌管理機構創辦人。擁有20余年媒體傳播、品牌戰略規劃經驗,曾擔任上海時尚頻道《 家居 周刊》欄目制片人,并長期擔任國內數十家知名企業、設計公司的品牌策劃顧問,被譽為“中國設計品牌策劃第一人”。
李耿先生在1999年創辦的高端設計生活雜志《精品 家居 》,受到業界廣泛的高度評價,曾多次獲中國最佳傳媒獎、最具影響力期刊大獎。2011年,他著手創辦“精品 家居 網”并連續六年成功舉辦“BEST100中國最佳設計大獎”頒獎盛典,成功推選出一大批華人優秀設計師,對中國設計行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推動與影響。
記者:作為擁有20年行業經驗的專業人士,您認為中國設計行業從過去到未來是一個怎樣的發展狀況?未來將如何發展?
李耿:這是跟中國的發展緊密相連的,如果往回看3000年的發展歷史,中國的設計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只不過近百年中國國力衰弱,西風東漸的過程,使中國整體不太重視文化美學上的發展。比如說漢唐到宋代,從家具到陶瓷、繪畫,生活美學和實用美學的結合,其實已經達到了最高峰,中國的設計一直走在世界的尖端。
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和越來越強大的民族自信,設計正從不被重視的行業,逐漸變成象征國力的文化元素。中國不缺少文化,中國人不缺少才智,我們可以從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吸收很多營養。中國的設計會走向一個新的高度,仍然會是一種領先的潮流。
記者:您認為設計與生活之間存在的是怎樣的關系?
李耿:設計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離不開設計。設計對于生活來說就是通過對細節的整合,從而提高、改善生活的品質,越熱愛生活的人對設計越重視。反過來,設計又源于生活,不會生活的人就不會設計,對事物,對人,對自然充滿愛,才能有好的設計。一個好的設計,一定是熱愛生活、對環境友好、充滿智慧的。
記者:您已深耕設計行業近二十多年,您認為中國設計與世界距離還有多遠?
李耿:縱觀中國建筑、室內、產品設計,與中國改革開放30年是同步發展的,有些地方還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比如在產品制造方面,國內的木質家具、潔具、白色家電、智能 家居 產品的制造規模和制造水平均領先于世界平均水平,設計本身的國際地位也與中國奧運軍團在世界上的位置不相上下,從業人員規模上也領先于世界其他地區。
由于市場的原因,大量國際一線設計師在為中國的項目服務,在服務的同時更把先進、更富有價值的理念也帶進國內,加快了設計行業的進步。
記者:設計行業最近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就是設計師需要包裝嗎?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李耿:這根本就不是問題,或者說是個偽命題,當下還有什么不需要包裝呢?現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首先,大環境是供過于求,設計師本身也不是稀缺資源。其次,文化、美學、技術、風格等專業素養本身也不是可以量化的指標,這就加大了消費者辨別的難度。再者,網絡時代信息傳播非常透明,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也逐漸“碎片化”,要在海量紛繁的信息中讓市場辨識你談何容易。因此,只有用系統的營銷方法,采用最適合的傳播手段,才能在市場上確立一個設計師應有的位置。
記者:為什么會在2011年創辦BEST100最佳設計大獎?BEST100與其他業內設計獎項有哪些區別?
李耿:BEST100大獎不同于大多數國內評選的獎項,首先,它不是一個競賽,不是一個由參賽選手報名的比賽,BEST100的作品來源于我們雜志每年的積累,作品首先必須曾刊登在《精品 家居 》雜志或發布在我們網站上。
第二,作品水平是在每年幾百件優秀作品中層層挑選后,才能入選我們的BEST100榜單,能夠入選BEST100本身就代表著具有很高的水準。第三,每年的獲獎作品是在眾多優秀作品中經過國際頂級設計師的推薦,向社會推出具有導向性的最佳作品,對行業的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獎的宗旨在于鼓勵大家創作,而非分出高低。第四,我們不收取任何報名費和其他費用,也就是說我們組委會在甄選作品時是有著絕對的主導權的。
記者:為什么會選擇在2014年創辦最佳設計品牌管理機構?對這一品牌的期望與愿景是什么?
李耿:這是行業細分的結果,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是在市場分工趨向精細的必然產物,這也是國際慣例。任何一個企業都有它的長處和短板,我們絕不能用自己的短板去PK別人的長處。所以GDA就是一家專業的,為設計及設計品牌提供專業市場服務的機構,讓設計師能夠更集中精力在設計本身,在專業上盡情發揮,市場推廣等與營銷相關的問題由我們專業的團隊去解決。我們的人才配制與知識結構就是為設計品牌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從品牌戰略發展、市場定位、形象設計、作品推廣、業務對接等各個方面。
記者:作為成功轉型的媒體人,您認為設計類媒體未來的方向是?
李耿:首先,我覺得不存在成功轉型之說,今天我們處在一個裂變的時代,只有改變是不變的,大家都在路上,下一站是哪里,路在哪里都是不確定的,數字化時代促使我們必須不斷創新,不斷突破,按照一個軌道可以一成不變的時代結束了。
其次,這個時代對于每一個個體的人來說,就更需要有堅定的信念,更需要不忘初心。什么都變了,但做人的底線不能變,仁義禮智信的操守不能變。對于設計行業,應該為打造良性的設計環境不懈地努力,讓設計師在陽光下賺錢,設計師應該更有尊嚴的活著。不要讓灰色收入玷污了神圣的職業,也不要讓害群之馬損害了整個設計行業的名譽。我們在做BEST100大獎時,就是致力于推廣行業中優秀的有代表性的團隊和良性的經營模式,樹立行業標桿。
最后,其實這是真正內容為王的時代來了。自從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蓬勃興起,信息傳播已經有了非常大的變化,自媒體與個人品牌在市場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媒體能提供并制作出更精良、更多的內容,并策劃出各種高效傳播的手段,這反而激發了媒體的創造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