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名為《原來這才是海綿、木材漲價的真正原因!家具人該怎么辦?》的文章受到大眾廣泛關注。文中表示,TDI作為海綿的原料之一,從3月份到10月份,價格一路飆升,翻了近5倍,創下歷史之最。多數海綿生產廠商無法承擔突然暴漲的原料價格,部分已經被迫停產,甚至出現海綿廠停產靠倒賣TDI賺錢的現象,進而連帶以海綿等產品為原料進行加工的家具 家居 類生產商也已經受到嚴重影響。
是否覺得以上一幕非常熟悉?因為這樣的戲碼在紅木家具行業一直反復上演。2013年,伴著大紅酸枝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二,貿易受到管制,中國的紅木原材掀起一股瘋狂的漲價潮,到年底,原材價格整體上升30%,部分甚至達到50;而2014年,大紅酸枝木材價格普遍下降30%-40%,不少高峰期買進大量原材的企業,做出來的家具甚至還賣不到原材的價格,出現了“賣家具不如賣木材”的怪相。
匠王紅木堅持打19999元紅木家具全屋套餐
2016下半年,同樣的情況再次上演。10月份,紅木產業整體價格漲勢兇猛,緬甸花梨大料從年初1.7萬元/噸漲到2.3萬元/噸左右,漲幅達35%至40%;刺猬紫檀從5000元/噸漲到6000元/噸左右,較之前漲幅達20%。很多企業迫于木材原料漲價的壓力,紛紛發布漲價通知,一時間,紅木行業一片漲潮。
在這片漲潮中,中山市匠王紅木家具有限公司(簡稱匠王紅木)卻如一塊礁石,在驚濤駭浪中巋然不動,沒有漲過一次價,并連續撰文發聲:《匠王紅木拒絕炒作,不跟風漲價!》、《董事長親自確認,匠王紅木堅持不漲價!》、《不漲價!賣空也不漲價!》……每一篇文章都傳遞了一種非常堅決的態度:現階段家具絕對不漲價!
匠王紅木沒有漲過一次價,并連續在今日頭條撰文發聲,表達堅持不漲價的決心
漲價浪潮背后是否有內幕?木材漲價是否跟高度壟斷、市場被操控有關?紅木家具非到萬不得已漲價的時候了嗎?消費者買不買單?基于以上種種,匠王紅木想向紅木圈提出三個問題:
一問木材商:賣的木材是原產地漲價的木材嗎?
我國紅木家具生產用材主要依賴進口。因為企業對紅木原材需求大,加上今年各國頻頒木材出口限令以及CITES公約擴大對更多紅木樹種的管制,導致木材出口進一步減少,現在原產地出口的木材確是漲價了。
匠王紅木工廠做好的半材
可木材商現在賣的是原產地漲價的木材,還是早年低價買進屯在倉庫的木材?低進高出,借勢炒作,這是一些木材商的做法。比如,這次緬甸花梨沒有上CITES附錄二提案,但一些木材商卻一直以“緬甸花梨可能再次被提及”,期望趁這股風,趕快將手上的木材炒起來賺點錢。現在木材市場的情況,或許并沒有輿論呈現的那么一木難求,早年壓積的木材依然處于消化狀態,試問,是否就該就勢漲價?
二問紅木工廠:漲價的木材您買了嗎? 用了嗎?
8月份,在中山紅博城剛打了一場以“去庫存”為核心的“硬仗”——2016全國品牌紅木家具經銷商大會暨中山紅木全民狂歡團購節。可見,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許多廠家和企業的庫存壓力依然較大,市場依然是供大于求的場面,整個行業的重心應該還是在去庫存變現。但是10月份,不少企業卻一致開始跟風漲價,并且不斷發布漲價信息。
紅木家具真的到了不得已一定要漲價的時候了嗎?據了解,紅木工廠的木材存量一般以半年為周期,也就是說,現在生產出來的家具用的是半年前采購的木材,而現在采購的木材將用在三個月至半年以后的家具生產。既然如此,紅木工廠是否在借木材漲價大勢乘虛進入高位,刺激和誘導下游商家扎堆拿貨備庫,打造“虛假繁榮”的市場?并且,目前大部分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都還比較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多少廠家敢冒著風險大量購進漲價的木材?有多少敢這這個風頭用這些漲價的木材,萬一有發生2014年木頭普遍下跌,做出的家具還賣不到木材價格的情況呢?
三問紅木家具消費者:您懂紅木嗎?
消費者,可以說是家具漲價的最大受害者,是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最后一張牌,也是為這一切買單的人。紅木家具行業一直被形容“水很深”,從木材炒作、價格亂象等可見一斑。作為消費者,真心想買紅木家具,還是需要多花點時間先做功課,了解這個行業的一些基本知識,多去實地走走,對比一下,再決定購買什么樣的紅木家具。不跟風買漲,理性消費,消費者將能買到更稱心如意的家具。
匠王紅木將會一如既往堅持一口價,也堅持不漲價,理性應對行業的變化。同時也希望有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還原紅木產業真實面貌,營造健康市場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