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一直都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顏色——藍天,大海,都是以藍色為代表的美好意象。可藍色絕非一直那么友善,一個名為藍光的東西,一反美好,成為眼睛健康殺手,潛伏在我們生活之中,對許多人的眼睛產生了不可逆的危害。有的人甚至早已成為藍光危害重災人群,淪落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藍光族”。為何這么一個健康殺手,卻鮮有人對它了解?藍光又是如何在我們毫無意識之下,威脅到我們的眼睛健康?一次對藍光的“大起底”,勢在必行。
藍光,一把對準“藍光族”的匕首
我們知道,光譜從左到右,依次是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其中可見光的波長介于400納米到700納米之間,而從400納米到500納米之間的可見光,在人眼中呈現藍色,這個波段便是藍光。而藍光之中 415-455納米的藍光,波長短能量高,是可見光中對眼睛傷害最大的波段,我們稱之為有害藍光,是最靠近紫外線光波及能量最高的光。日常生活藍光大量存在于液晶電視、電腦顯示器、手機、LED燈之中,如果你發現自己對著電腦、手機、電視的頻率比一般人高,而且在長時間使用了此類產品后,均出現了程度不一的眼睛疲勞、酸澀,嚴重時甚至會不自主流眼淚,那么很不幸,你很有可能就是“藍光族”的一份子。
“藍光族”幾乎涵蓋了現代生活所有人群,藍光危害也早已不是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根據有關機構調查結果所示,上班族、學生族、幼兒族和老年族,是目前藍光危害的主要人群。
為何上班族、學生族、幼兒族和老年族會成為重災人群?這是由于上班族出于工作需要,往往需要長時間面對屏幕;學生族學習中經常使用LED燈,休閑娛樂時更是離不開電視和手機;幼兒群體有著特殊的身體狀態,幼兒由于發育不完全,容易比成年人受到更多的藍光危害;老年人群體由于平日消遣方式單一,往往都會選擇電視機作為自己的娛樂工具,這也就意味著受到藍光侵蝕的機會加大。由此可見,生活上許多不經意的習慣,都會成為我們化身成“藍光族”的因素。
藍光傷你有幾分
“藍光族”接觸藍光頻率高,在藍光危害面前,自然首當其沖,既然常說藍光有害,那藍光具體有哪些危害?藍光又是如何對我們產生危害?首先,藍光輻射會抑制褪黑素分泌——一種會在黑暗的環境里產生的荷爾蒙。它的功能主要是在夜晚降低我們的血壓、葡萄糖、體溫,讓我們可以有一個充分、舒適的睡眠。而藍光的輻射會讓褪黑素的分泌減少22%,嚴重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不僅如此,由于藍光輻射具有極高能量,因此,藍光能直接穿透晶狀體輻射視網膜,從而引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萎縮甚至死亡。這種傷害不僅不可逆,長期以來還會引起晶體混濁,導致黃斑病變以及白內障。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藍光還會影響血脂和肥胖程度。由于我們的身體機能具有自動調節性,在藍光輻射下,大腦會下意識認為身體處于白天狀態,進而發出進食的信號,讓身體不知不覺“餓起來”。即便當晚正常吃晚餐,饑餓感還是會令人進食額外的食物和零食,導致發胖。藍光對健康的影響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的廣度絕不局限于眼睛,對內分泌等身體的調節機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藍光族”的生活環境,早已危機四伏。
從現在起,對藍光說不
隨著科技發展進步、人們對藍光的了解日益增加和對健康觀念的樹立,減少藍光危害這一大課題,已經成了許多科研和創新的大方向,如今,許多降低藍光的產品應運而生,逐漸打入市場,低藍光產品也成為了家電市場上常見的賣點之一,近年來,一種為低藍光而生的電視——OLED電視,在市場上風靡開來,OLED采用自發光的技術,每個像素點都能做到獨立發光,無需依賴高亮的LED背光板,其藍光輻射量相較于普通液晶電視低了70%左右,大大減少了藍光對身體的影響和傷害,且其排放波長峰值集中在460nm,屬于無害藍光,舒適護眼,因此備受消費者青睞。創維多年專注于健康科技,首先實現了OLED的量產,推出了健康護眼電視S9D,能夠有效降低藍光的危害,成為健康科技生活的更優選,引領健康科技消費新風向。
不僅如此,關愛眼部健康,減少藍光危害,更應從細節出發。在日常生活中,“藍光族”應該更加注意降低強用眼頻率,更換低藍光的電子產品,從生活小細節出發,改變不良的生活用眼習慣,才能讓藍光這個眼睛殺手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