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促銷狂轟濫炸 家電消費需練就火眼金睛
“全場優惠”、“預存十倍翻”、“半價購電器”……隨著一個接著一個節日的到來,如今我們走進家電賣場,總是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宣傳海報,這些海報不僅吸引人眼球,而且直通心窩,讓人一走進賣場,就有“如果此時不掏錢買就錯過了天大便宜”的感覺,于是,不少消費者就會放松腰包,盡情地享受購物的快感。但是,每當節日過完,總是有不少消費者大呼被節日的促銷氣氛沖昏了頭腦,買了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還有的消費者意識到,在商家狂轟濫炸的促銷氣氛下,自己買的東西原來有很多“水分”。
其實,想多快好省地買到心儀的家電產品,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注意購買家電的技巧,準確分辨各種促銷和優惠政策之后的利弊,練就一雙“慧眼”,讓買家電和用家電一樣,成為一種享受,并非不可能。
買前:做好信息收集和分析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買家電產品,雖然無法提升到戰爭的高度,但道理是相同的。對于將要購買家電的消費者來說,購買前的準備工作是不容忽視的。如今網絡條件這么發達,消費者完全可以利用便利的網絡搜集好所需要購買家電的相關信息,如型號、功能、特點等等。要做到準確把握和對比各個型號家電產品的特點,先在數據和文字資料上對想要購買的產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樣既可以節省購買時所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可以節省時間,提高購物效率。
其次,結合自己的實際需要,如所需要的功能、經濟實力、擺放環境等等,仔仔細細地考慮,將產品與自己的實際需要聯系在一起,在眾多產品中挑選出一款或幾款適合自己的。
總之,選購前的準備工作,不論是信息收集還是需求分析,都一定要做好,這樣選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對比和選擇產品。這其實也是消費者在購買前很重要的心理建設,一定要做到清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能力,不能盲目購物。
買中:對常見的“忽悠”有認知
為了讓消費者主動掏腰包,如今的銷售人員可謂使出“渾身解數”,但是,我們要學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看出其中的“障眼法”。
如今的節日消費需求很旺盛,不少商家也是牢牢把握這個銷售“黃金時節”推出很多優惠措施,來刺激消費。很多時候,商家是希望能夠用量來帶動銷售,同時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這些“優惠”之一就是套餐,但是這種套餐是否“好吃”呢?
這其實是需要因人而異的,大多數時候,這些套餐是一大堆產品捆綁在一起銷售,或者是買一送一,有時候,這種套餐的確能讓消費者獲得一定利益,但是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研究價格和每一件商品的功能,看自己是否需要。有時候,套餐會隱藏幾件功能簡單、過時的商品,或者是消費者并不需要的產品,這種優惠其實對于消費者來說并不劃算。
還有一些商家為了促銷,會隨正品附送消費者一些贈品,消費者往往會很受用,但是,這里面也是“暗藏玄機”,例如,不少贈品上都會寫著“贈品已付,不退不換”的條款,這就會讓消費者在獲取讓利產品的同時,喪失“三包”等常規產品所具有的權利,產品的質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證,所以消費者在購買產品享受優惠的同時,需要索取正規發票和信譽卡,注意發票內容和購買商品是否相符合。
這些還都是一些正常的促銷手段,不管怎么說,消費者還是會在這種“假日促銷”中得到一些實惠,但是,市場上還會有一些不道德的商家,也會借著“節日”便利來促銷。
如以下的兩種銷售手段:
一是模糊概念法:如今很多家電產品都會披上高科技的“概念外衣”,例如“紅外線”、“納米”、“負離子”等等,來提高商品的銷售價格和競爭能力,這主要利用了消費者想要購買高端產品的心理,用一些含有高端意味的概念來進行促銷。尚不論這些高科技概念的“真偽”,消費者在購買此類商品時,最后對這些概念“打破砂鍋問到底”,看看其到底“高”在何方,是不是和自己心中所想象的概念一致。
二是暗藏玄機法:一些商家在常規促銷和特價的背后,有很多活動限制條件,并沒有給予消費者充分的活動知情權及選擇權。例如,將優惠條件故意標注不清或者意思混淆,讓消費者“看”得到“吃”不到;或者告訴消費者活動結束,或者告訴消費者產品賣完了,然后為消費者推薦其他產品。
這些“忽悠”法都是很多不道德的商家常用的方法,雖然并非所有的商家都是如此,但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仍然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在選購時多一個心眼,仔細分辨這些銷售方法的背后,是否存有真正的讓利優惠,還是在“忽悠”我們。
買后:不放過任何小細節
液晶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大件家電商品,并不是買完就算事情完成了,這只是你擁有這些電器的“開始”。
因此,家電送貨上門后,檢查工作十分重要。因為現在家電的送貨人員和安裝人員是兩撥人,所以當家電到家后,最重要的是要檢查外包裝是否有損壞,如果有損壞,一定要當面說清楚責任問題,只有檢查無誤后才能將收貨單交給送貨人員;另外,在安裝人員到來之前,千萬不要打開外包裝,因為里面到底怎樣,等安裝人員來了再弄,否則容易引起糾紛。
當安裝人員到來之后,要注意“三看”,
一是在開箱時,一定要仔細對照購買票據上的型號與送貨上門產品的型號是否匹配,待完全無誤時便可開箱。
二是看產品的外觀等細節部分是否有劃痕等情況出現,如果是冰箱、洗衣機,還要留意表面是否有被磕碰、凹凸不平、毛邊毛刺、裂紋裂縫等情況出現,如如洗衣桶內表面應光滑。另外,說明書、保修卡等,是塑料袋密封未拆開過的。
最后,看初次使用時家電產品的運行情況。全自動波輪洗衣機,要求能按設定的程序進行運轉,進、排水閥門控制正常;滾筒洗衣機要看空轉時程序是否有誤差、顯示屏指示燈是否正確。冰箱看能否迅速制冷,電機工作時聲音是否正常。電視機通電開機,所有功能和調節模式正常,圖像和聲音正常,只有待確認完畢后,才能讓安裝人員離開。(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