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尚品宅配 家居 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連柱。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 攝
在未來,軟件和互聯網的發展是下一場工業革命推進的原動力。2004年,李連柱憑借園方軟件公司的IT技術優勢,跨界進入家具行業,創辦廣州尚品宅配 家居 用品有限公司。尚品宅配以信息化技術、云計算、大數據應用為驅動,依托新居網的互聯網營銷服務平臺,及柔性化的生產工藝,創下了全屋板式定制家具的“C2B+O2O”商業模式。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戶型圖搜索到上萬款專業設計師設計的家具解決方案,還可以像試穿衣服一樣通過三維技術看到家具擺放效果,然后尚品宅配派專人上門免費量房,定制 家居 。
短短數年,在李連柱的帶領下,尚品宅配已成為我國定制家具行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前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稱贊尚品宅配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典范”。2014天河創新創業考察組一致認為,李連柱開創了傳統家具業與互聯網結合新模式、新業態。
從 家居 軟件生產轉身家具定制生產
免費設計,讓價格回歸,把少數人的定制變成多數人的生活,這是李連柱成立公司最初的考量。
從華南理工大學工學碩士畢業后,李連柱留校任教6年,長期機械專業的學習和教學,使他在此后的創業生涯中始終保持著工科生的思維。
1994年,李連柱和他的同窗好友周叔毅一起創業,成立了廣州市圓方計算機軟件工程有限公司。此后,被視為軟件天才的華南理工大學學生彭勁雄也加入了創業團隊,形成碩士“鐵三角”。
隨著園方軟件的發展,公司開始偏向 家居 設計軟件的前端,從面對設計人員的軟件轉向面對消費者的軟件。“賣家具讓消費者看到效果,他們會更放心。”但因為當時家具企業已習慣“幾款家具賣一年”的現狀,活得還很滋潤,對消費者的定制需求非常“藐視”。于是,李連柱團隊決定自己來做。
2004年,李連柱創辦廣州尚品宅配 家居 用品有限公司。免費設計,讓價格回歸,把少數人的定制變成多數人的生活,這是李連柱成立尚品宅配最初的考量,也是這么多年來尚品宅配一直努力的方向。
據悉,定制生產的模式,讓尚品宅配從2008年開始連續4年保持著年均100%的增長,成為中國最大的全屋個性化定制家具提供商。在經濟普遍衰退的2012年,在許多家具企業甚至出現20%負增長的情況下,尚品宅配的增長率仍高達60%。去年,尚品宅配營收更是超過19億元,同比增速達62.72%,遠超行業水平。
如今,尚品宅配擁有一家軟件公司(圓方軟件)、一家網絡公司(新居網)、一家制造公司(維尚家具)、一家營銷公司(尚品),以其完善的組織架構推動商業模式落地。
打造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
品宅配將圍繞用戶體驗,持續開發出更人性化的軟件,像蘋果公司一樣,不但有精致的產品,還有功能強大的云服務平臺供顧客自由挑選 家居 產品。
在李連柱的領導下,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尚品宅配的模式不斷深化,成為了C2B模式的中國樣本。
李連柱創建的尚品宅配,利用互聯網和先進的信息技術,采用柔性生產方式,把消費者從過去被動地接受產品轉變成了主動參與產品設計、制造中來,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我們的生產和服務都直接由消費者驅動。”
這三年里,李連柱還頗有遠見地做了一個重要的舉措,完善尚品宅配的數據庫。他親自帶隊在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收集數千個樓盤、數萬種房型的數據建立“房型庫”,“產品庫”和“空間整體解決方案”的“方案庫”。如此一來,基于“新居網”,店面的銷售人員可以快速確認消費者近乎漫無方向的個性化需求,同時降低對設計師的依賴。而消費者也可以把店里所有的家具款式、風格盡情“試穿”,直到找到自己喜歡的為止。
李連柱表示,目前對尚品宅配的模式進一步改造得運用云計算技術,將設計師大量作品傳至服務器,免費設計的工作將來可能全部由計算機完成,會不斷降低對設計師的要求。原先,每一個設計師相當于一個中醫,要給客戶逐一號脈;未來,設計師慢慢地可能會轉變成“西醫”,只需通過化驗、溝通了解病情和癥狀,經過判斷后開一個藥方。尚品宅配的“藥方”(設計方案)是自動的,只需要設計師做一些調整就可以了。
李連柱指出,尚品宅配將圍繞用戶體驗,持續開發出更人性化的軟件,像蘋果公司一樣,不但有精致的產品,還有功能強大的云服務平臺供顧客自由挑選 家居 產品。
IT基因讓其實現大規模定制生產
李連柱的尚品宅配,與其他家具企業不同之處在于,天生有著IT基因和互聯網基因,這讓其發展更符合時代潮流。
李連柱介紹,目前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有近800家實體門店,尚品宅配的大規模定制生產,是本身的IT技術,與機械、互聯網應用結合的成果。由于對家具制造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有著先發優勢和深入的研究,李連柱帶領公司比較早地就開始邁向工業4.0(工業4.0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夠大規模地生產個性化產品)。
條形碼應用系統、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系統是信息化改造的精髓。無論是開料,還是打孔,尚品宅配的加工設備與設計系統都實現無縫對接,工人只需要根據電腦提示搬運、放置板材,他們甚至不需要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李連柱說,“我們生產100個不同的柜子與生產100個一模一樣的柜子成本沒有什么區別,甚至更低。我們與傳統的家具廠商最大的不同是,我們將‘人指揮機器干活’變成了‘機器指揮人干活。
在生產過程中,通過3D虛擬制造、虛擬糾錯、虛擬裝配技術來實現圖紙設計,然后使用自動化智能審單、拆單、排產系統,以及基于條形碼的過程控制系統進行流程控制,最后通過電子開料鋸、CNC數控加工中心設備信息化改造技術來實現最終的生產。比如在內蒙古的店,設計師設計好了圖,形成了三維文件,通過網絡傳到工廠,處理完以后傳送到設備上,控制設備把板材加工出來,尚品宅配的家具就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據了解,李連柱領頭研發的采用定制化的柔性生產技術讓尚品宅配的日產能力提高了10倍,材料利用率從85%提升到了90%以上,出錯率從20%下降到1%以下,交貨周期從30天縮短到10天左右。管理成本也降低不少,以前生產一個柜子在整個流程管理里需要13張圖紙,而現在減少到2張,即只有在開始領料時和最后裝箱時才需要圖紙檢查。而且,在C2B模式下,尚品宅配進行數碼化流程管理,在消費者下單之后才進行生產,庫存為零,資金周轉率大大提高,年資金周轉率多達10次以上。
據悉,2012年便完成股改并申報上市的尚品宅配,在2015年6月底終于披露了招股書,在上市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尚品宅配擬登陸創業板,發行不超過2700萬股,募集25億元,募集資金主要是用于擴大公司現有定制家具的產能以及擴充公司現有的營銷網絡,包括“智能制造生產線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互聯網營銷O2O推廣平臺項目”,和“ 家居 電商華南配套中心建設項目”。
對話
傳統企業需要
“顛覆性創新”
南方日報:您說過,“傳統企業應放手讓80后90后去做”,您認為80、90后能為傳統企業帶來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放手讓他們做的時候,您會給他們哪些建議?在企業用人方面有哪些心得?
李連柱:80、90后帶給企業最大的是創新。今天很多傳統企業需要進行的是“顛覆性創新”,而不是那種“延續性創新”,企業要敢于“自宮”,而“自宮”這件事還是要借助外人助力才容易實現。
南方日報:您覺得天河區的創新環境如何?給予您和您的公司怎樣的幫助?
李連柱:我們從軟件公司開始就一直在天河發展,我覺得天河一直都非常適合創業者創業,適合創新公司發展。尚品宅配去年被著名的美國FAST COMPANY雜志評為中國創新50強,不僅天河,整個廣州市政府對我們的支持都很大。
南方日報:對于獲得創新領軍人才這個獎項,您有怎樣的感想?
李連柱:創新是我的特點,也是喜好。我會繼續努力,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繼續帶領團隊,堅持從用戶出發,堅持創新發展。領軍人物說不上,繼續領跑行業發展,是我們公司的目標之一。
C2B模式是基于互聯網和云計算平臺,消費者驅動,以定制等方式創造獨特的價值,網絡化大規模協作。工業時代以廠商為中心的B2C模式,正在被信息時代以消費者為中心的C2B模式取代。
南方日報記者 成希
實習生:柳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