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手機APP結合的智能坐墊、日夜兩用的交警執勤服、可拆卸組合的嬰兒床、磁懸浮功能跑步鞋……隨著2015年福建“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入圍作品的評出,一件件富有創意的設計作品進入公眾視野。
作為華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大賽之一,“海峽杯”工業設計大賽不僅發掘出許多優秀的設計人才,同時也將為本土制造企業和設計人才、機構之間搭建了交流合作平臺,一項項設計成果正逐步轉化成為晉江產業新力量。而今年首設福建制造企業命題作品提交通道,更是有針對性地促進了設計成果和人才與福建本土企業的深度對接。
眼下,一場對接設計師和制造企業的工業設計版“非誠勿擾”已開始上演。
點贊設計作品 設計師期待深入對接
本屆大賽首設福建制造企業命題作品提交通道,參賽機構、個人可通過“專用通道”提交作品參賽,包括安踏、恒安、361度、利郎等19家晉江制造企業申請了自主命題。隨著77件入圍作品的出爐,命題企業也收獲了來自境內外設計師提交的設計創意,其中部分設計作品由于和企業命題結合度較高且實用性強,已被企業設計師相中。
利郎中國有限公司商品中心設計總監黃彬告訴記者,作為命題企業,他們提出了兩個命題:一是兵馬俑主題面料花型設計,二是中國傳統文化“家”。從收集上來的作品看,有3件特別突出:一是將中國古代建筑的窗格文化元素融入服裝面料及輔料中,還有將青瓦白墻文化元素運用到服裝的色彩和造型上,將泉州刺桐花的設計元素融入面料上。
“這些作品都能夠深入挖掘出中國傳統文化,有自己的風格和創意,盡管有些還不夠成熟,但可以給企業帶來設計靈感,一些設計元素也可以運用到公司下一季的服裝設計中。”黃彬希望能夠通過大賽吸引一些優秀的設計人才落戶利郎,對于本次大賽中優秀作品,將考慮與其進行深度合作。
361度鞋業事業中心技術經理蕭玥介紹,此次大賽圍繞361°企業命題的作品共有3件入圍。其中,學生作品“全掌懸浮減震跑鞋”體現出作者優秀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動態思維能力,設計者對材料的選擇和搭配,既符合磁懸浮科技平臺的科技原理,又能滿足底部科技的獨創性與可視化,可為功能性運動鞋提供設計靈感。對于一些優秀的設計作品,361度公司可為設計者提供進入企業實習、工作的機會,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3000~30000元的設計費用補帖。
同樣作為命題企業的安踏公司此次共收到了77件命題作品,其中兩件自主命題作品被選中。“SUIT”的設計者之一魏蘇杰介紹,傳統工藝一雙鞋子從設計到成型最快也要三個月,利用3D打印技術5分鐘時間便可以完成。
相對于天馬行空的學生設計作品,一些設計公司的設計師提交的作品則更“接地氣”。福建省納金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工業設計部經理莊錦龍提交了7件作品,有2件入圍,分別是醫用折疊擔架和木椅嬰兒床。
“我的設計理念很簡單,是解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擾。比如木椅嬰兒床是由兩張木椅通過活扣拼接成一張嬰兒床,嬰兒長大后,拆開活扣,就變成了兩張木椅,可以再次利用。”莊錦龍稱。
“這次大賽,在功能性方面的設計,設計師研究得比較多,有不少亮點。很多作品不再局限在減震、耐磨等傳統的設計亮點,而是考慮將運動鞋和手機APP捆綁在一起,充分應用大數據,通過鞋子來檢測人的健康狀況和運動狀態。”大賽評委、溫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李運河教授認為。
搭上設計快車 企業謀劃轉型升級
隨著參賽作品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將為本土的產業轉型升級添加更多“智造”助推劑,成為工業設計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不少晉江企業也希望能以工業設計作為杠桿撬動轉型升級。
晉江市華宇織造有限公司和迪特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合作,提交了4件參賽作品。其中有2件入圍,其都是圍繞“互聯網+”傳統產業。
據華宇公司設計中心經理陳志鵬介紹,入圍作品“智能健康坐墊”在材質上采用透氣、吸汗的3D科技網布,設計上結合人體工程學體現舒適感。同時,坐墊通過藍牙與手機APP結合,可用手機控制坐墊左右前后運動。同樣,“智能呼吸枕頭”也將“互聯網”與傳統枕頭結合,通過枕頭內的智能芯片,枕頭可以根據使用者夜間睡姿變化,自動調整形狀,讓使用者保持好睡眠。智能芯片還能記錄睡眠狀態,使用者通過手機APP可查看自己的睡眠情況。
“我們近年提交的命題主要有3個,分別是互聯網+服裝網布、互聯網+鞋材網布和互聯網+ 家居 用品。”陳志鵬表示,當互聯網+已經成為企業轉型的重要方向,傳統企業要想走得更遠,必須高度重視設計。今年,華宇借助工業設計已經邁開轉型步子,一方面,傳統網布制造加入互聯網技術,開始進軍床墊、沙發等高端市場;另一方面,與迪特公司設計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開拓智能 家居 新領域。
“我們已經在廈門成立了一家智能 家居 科技公司,今后華宇不只是做供應鏈,還可以直接制造終端產品。”陳志鵬表示。
實際上,本屆大賽命題企業提交的命題中,“互聯網+”“智能化”已經成為一個重要元素。如恒安集團提交了命題“智能紙尿褲”,希望通過嬰兒排泄物來監測嬰兒身體狀況;喬丹體育、安踏公司等也是圍繞智能化運動裝備來命題的。不難看出,借助工業設計,晉江傳統制造業已經開始發力“互聯網+”領域。
此外,不論是安踏的“女子運動鞋設計”及“運動鞋未來創新”等企業命題方向,361度的“磁懸浮功能跑步鞋設計”“青少年足球”及“新概念運動鞋”的內容,還是喬丹的智能化運動裝備類研發命題,都對鞋類功能、技術、材料、工藝、創新與未來趨勢提出了要求,這也看出了傳統企業技術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
促進成果轉化 政府“多管齊下”謀對接
近年來,與國內其他地區一樣,“晉江制造”也面臨著產能過剩、成本提升等多重壓力,在“轉型”與“革命”的重要關口,傳統制造業如何突破同質化競爭困局,戧占價值鏈高端環節?處于“微笑曲線”頂端的工業設計被列為晉江產業轉型提升的一把“金鑰匙”。晉江市政府希望通過以工業設計大賽這一平臺,促進更多本土制造企業與境內外工業設計優秀成果和人才對接融合。
“我們最主要目的就是搭建一個渠道,推動設計作品與制造企業的融合、轉換,幫助制造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晉江市經信局副局長林永紅表示,接下來,將成立“成果對接工作小組”,將大賽優秀作品匯編成手冊,展示作品的內涵、功能、亮點,發放給制造企業。此外,還將開展成果對接活動,并對25家命題企業進行點對點走訪,促進設計成果的落地轉化。
關于大賽成果對接工作,晉江政府方面已提前布局。大賽初評工作結束后,組委會辦公室便圍繞三個層面,重點推動入圍作品、推薦作品及其作者與福建制造企業的對接工作。
“我們整理了77件入圍作品、337件評委推薦作品的圖象和文字資料,制作了大賽優秀作品匯編手冊和光盤,計劃通過各個層面,廣泛分發到全省有創新意識的制造企業,增進作品對接轉化機率。同時,依托各級媒體深入解讀剖析以入圍作品為重點的優秀參賽作品設計思路過程、作品功能、轉化量產效益,增進福建制造企業對本屆大賽優秀作品的了解。”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黃金發表示,從本月下旬起,晉江將分4個工作小組分頭深入制造企業,點對點做與受訪企業相關聯的作品推介,引導企業查詢、對接作品及其參賽作者,力爭更多成果、人才在晉江落地。
此外,在本屆大賽頒獎結束后,晉江將召開全省范圍內的“海峽杯”工業設計大賽成果對接會。入圍參賽者與制造企業就設計成果轉化、人才對接等方面進行供需洽談。福建省內制造企業購買對接大賽入圍作品進行產品轉化開發的,還可優先列入省、市、縣三級工業設計成果轉化專項并予以支持。
“我們對接的企業是全省范圍的,因為也有很多優秀設計作品本身并不適應晉江產業需求,但是又能滿足省內其他地區的產業需求,所以我們也發動晉江以外的制造企業積極主動與企業對接洽談。”黃金發表示。
本屆工業設計大賽作品不再局限傳統鞋服產品上。(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