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2015年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圍繞產業融合、互聯共享、互聯網行業發展方向等進行深度探討。那么,作為近期深受“互聯網+”影響的家電行業將在大會中收獲到哪些啟示呢?

“智造”帶動家電制造業發展
工信部有關領導在會上表示,推進互聯網與工業化融合,將以實施智能制造專項行動為抓手,促進制造業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在“工業4.0”概念走紅全球的同時,中國家電制造也在尋找著轉型升級、重塑競爭優勢的發展路線。
近年來,在全球家電格局中,“中國制造”已成為舞臺上的主角,影響力和競爭力與日俱增。但在全球市場疲軟、制造成本上升的困境下,我國這個“家電大國”一直無法在短時間內蛻變成“家電強國”。并且在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下,家電制造業幾十年的傳統商業模式也已跟不上時代步伐。
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的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不斷融合,有望成為新一輪經濟社會轉型、企業顛覆與重構商業價值的重要推動力。針對新的制造業發展模式,國務院在5月19日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為包括家電制造業在內的中國制造業指明了發展方向。
就在7月21日,工信部公布了2015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海爾、創維和長虹三家企業赫然在列。這里面除了海爾是家電智能制造綜合試點示范外,其余兩家均是彩電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可見像海爾、創維這樣的先知先覺者,已經開始紛紛借助“互聯網+”這陣“東風”走上了轉型升級的道路。“互聯網+”正在利用互聯網改造著家電產業體系,使其成為新型的高生產率、高附加值產業。
提網速助力超高清電視普及
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工信部作為互聯網行業的管理部門,將加快高速寬帶網絡的建設,持續推進網絡的提速降費。這對電視廠商來講可謂是個不小的利好消息,因為在智能化和超高清分辨率的大趨勢下,網速已成為掣肘超高清電視發展和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如今,生產技術的提高讓超高清電視的價格逐年走低,價格已不再是高不可及,但4K內容的貧乏卻讓消費者對購買超高清電視的熱情大減。目前4K 內容大多是由供應商在線提供,但中國現階段的平均網速不足以支撐視頻流暢播放,這也讓視頻供應商的在內容提供上動力不足,因此過慢的網速嚴重制約了內容供應商的發展,并最終導致電視產品陷入“空有一身本領,卻無用武之地”的窘境。
據悉,電視在線播放720P的高清節目,至少需要10M左右的帶寬,而播放1080P全高清片源網速則要達到20M—30M,如果流暢播放4K片源則至少需要100M的網速,但目前國內家庭網絡的帶寬多在10M—20M之間,播放1080P的影片都只是勉強應付。
不過,若真能如會上所提到的那樣網速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的話,內容供應商自然也會不遺余力的增加線上內容——有利可圖何樂而不為?超高清電視在幾年內實現普及絕非奢望。
互聯網+助家電零售商“兩翼齊飛”
作為家電零售商代表,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也在大會上做了主題發言。張近東表示, O2O模式已經成為公認的趨勢,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報告中提出,要讓線上線下互動,消費搞得紅紅火火,更是增強了蘇寧O2O轉型的信心。他還提出了實體企業O2O“先‘+互聯網’,后‘互聯網+’”的新想法。
就在去年,張近東還在向李克強總理的匯報中表示“相當艱難”,而自2015年以來,蘇寧在互聯網+方面做了三件事情——+渠道、+商品、+服務,不僅在線上銷售實現巨大突破,線下實體店也以適應形勢的發展增強了競爭力,從而實現了“線上線下,兩翼齊飛”。
不僅是蘇寧,另一家傳統家電零售商國美也在“互聯網+零售業”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下大刀闊斧的進行轉型,將全渠道戰略全面升級為“全零售戰略”,更加注重利用互聯網技術,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移動微店,創造出了更大的價值。
可以說家電零售商們受到“互聯網+”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蘇寧、國美的成功對于其他商家來講也是一個很好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