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年三月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該說法立刻成為熱議的焦點,各行各業都紛紛對此進行探討。6月初,筆者為研究作為國家主要產業之一的紡織業來到亞洲最大的家紡產業基地南通追蹤調研一些家紡公司,以期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探尋家用紡織品產業的新事物、新發展。
南通,地處江海交匯,人杰地靈。清末,狀元公張謇在南通創辦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建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棉紡織原料供應基地,為中國民族紡織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正是這位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開拓者的歷史貢獻,才有了如今舉世矚目的亞洲最大家用紡織品產業基地,筆者到此也深感其歷史底蘊的厚重。
如今,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南通又迎來了一個創新與創業發展的歷史時期。筆者有幸聯系到在今年兩會后成立的非傳統型的家紡公司,位于南通經濟開發區華富國際大廈的南通佑芙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在經過公司批準后,對公司股東、員工進行了交流。
作為公司,無論哪種經濟環境,總要有自己生存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佑芙家紡的競爭力有哪些呢?筆者決定從團隊、理念、產品三個方面去考察。
團隊是一個公司的靈魂,一切思想、行動、結果都源于團隊,筆者發現這家公司的團隊有曾是家紡上市公司的高管,有豐富的銷售渠道管理、特別是供應鏈管理的經驗與能力;有長期工作在零售終端的銷售經理;有資深的產品研發設計師;有互聯網技術工程師;有原材料領域的資深采購;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下且各年齡段分布均勻。據了解這樣組合是為整合產業鏈上優秀的人力資源,以利于在供應鏈、產品研發、采購生產、銷售等職能領域發揮優勢,同時又能深刻理解互聯網新興事物并結合創新發展。這樣的團隊運營一家公司的實力顯然是具備的,所以,筆者把這家公司作為長期跟進的對象,看看實踐檢驗如何。
理念決定一個公司發展的方向,通過制定公司戰略來落實。筆者雖不能具體了解該公司的戰略是如何制定的,但從溝通中了解到該公司戰略主要圍繞打通產品從企業到用戶之間的路徑以讓用戶享受到高性價比的產品來制定的。該公司定制了企業運營管理IT系統,結合移動互聯網的思維建立了新的銷售模式。與傳統的家紡公司建設實體門店銷售渠道相比,雖然增加了IT軟件開發的投入,但減少了實體門店建設成本及銷售費用。據了解,這種銷售模式下的代理商比傳統代理商大幅減少了投資金額,產品加價率也大幅降低以有利于銷售,產品可退換消除了代理商的風險增加了對用戶的誠信。需要指出的是誠信及遵守協議規范是該公司對代理商的考核內容,這和傳統公司考核代理商業績有了質的不同。筆者通過對以往傳統家紡公司的銷售模式對比,總體感覺這家新型公司是對“互聯網+”的路的,待后續進一步觀察。
產品是企業與用戶的橋梁,沒有為用戶考慮的產品企業就無法生存。交流中得知這家公司以研發為 家居 環境營造美感的產品且不做差品質、不環保的產品為原則,絕對不能與時下網絡上一些以次充好、虛假介紹產品材質及功能、虛假高交易量的公司為伍。相信大勝靠德,無論何時也不能放棄這條原則。筆者訪問過不少公司,也聽說了很多質量就是生命線的言談,但還是有不少公司后來為追逐短期高利放棄了這個信條,導致公司的衰敗。所以筆者在考察了該公司產品后也建言該公司,要始終如一才是王道。
筆者結束在該公司這三個方面的考察調研,總體感受到新興創業公司的朝氣與非傳統 的競爭力,希望他們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歷史機遇期下成為一個新時代家紡企業的標桿,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南通,江海之門戶,在紡織產業的歷史長河中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時代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