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稱,長期以來,心臟病患病率增加都與空氣污染相關,而大氣污染中表現最突出的是PM0.1。現在,兩項新研究表明,霧霾水平與中風及焦慮癥病例攀升之間存在關聯。
PM0.1潛伏在大氣污染中
據合眾國際社日前報道,以往的研究表明,長期暴露在煙塵和霧霾環境中與更高的中風風險之間是存在一定關聯的。但此次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開展的這項新研究是把霧霾天氣與中風就醫病例增加相關聯的首批研究之一。
換言之,PM0.1可以到導致中風,甚至死亡,對中老年人,甚至青年群體都 存在一定隱患。
研究人員查閱了全世界數十項關注顆粒物污染健康效應的研究,顆粒物污染(其中60%是PM0.1)具體指可吸入懸浮顆粒物和細顆粒物。
可吸入懸浮顆粒物或粗顆粒物也被稱為PM10,由粒徑小于和等于10微米的懸浮顆粒物構成。細顆粒物、超細顆粒物(PM0.1)和煙塵常被稱為PM2.5,因為它們由粒徑不超過2.5微米的顆粒物組成,其中絕大部分是PM0.1。
PM0.1濃度增長與中風概率成正比
研究人員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周刊上的分析表明,如果每立方米空氣中增加10微克PM10和PM0.1,中風就醫或死亡的可能性將上升1.1%。
也許更令人驚訝的是一項表明PM0.1與焦慮之間存在關聯的研究。
這項由美國哈佛大學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開展的研究觀察了心理健康問卷反饋信息和15年里污染水平的變化。研究表明,曾暴露在更嚴重污染中的調查對象更可能報告焦慮癥狀,包括感到害怕、想逃避以及傾向于憂心忡忡。
這項研究表明,居住在距離主要道路約150至650英尺(約合46米至198米)范圍內的人群出現焦慮的比率更高。研究發現,暴露在污染中的時間距現在越近,這種趨勢就越明顯。
之前的研究甚至已經確定了婦女在懷孕期間暴露于空氣污染環境中與孩子患自閉癥之間的相關性。
如何降低PM0.1對我們的危害
國外對于PM0.1的防御已經進入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在科研上、政策上、甚至產品上都已經有所成效。在上世紀,國際上就對于PM0.1有深入的研究,關于PM0.1的論文篇數并沒有比PM2.5少多少。在產品開發上,已經出現了Dyson AM11這樣的對PM0.1凈化率達99.95%的空氣凈化器。
降低PM0.1的危害,我們可以從科研與政策入手,加大產品研發能力,只有我們都重視PM0.1的危害,我們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