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林氏木業的回家日。
對于忙于工作的人來說,“家”的概念,或許僅僅是一張床的大小。家與公司的距離,在忙碌的時候,更濃縮為一張床與一張辦公椅的距離。
人們總是會偶爾在某個時間點去呼喚公平。然而,大家早已習慣不公平,并且將這種不公平帶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譬如,家與公司同樣是生活中兩點一線的某個點,但是人們在其中花費的精力卻往往失去平衡,每天可以花16個小時的時間以及飽滿的精力在公司,而剩下不足三分之一的時間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
即便每天回家,卻也未必能與家人交談。
而當碰到家人中有電商從業者時,似乎這種不平衡顯得更為明顯。即便是在家,電話里、言行中同樣充斥著工作的一切。而林氏木業近期拍攝的微電影《保鮮的記憶》,則形象的將這種畫面搬上了熒屏,并且在熒屏中展現被我們忙碌的工作忽視的那個人群——父母。
微電影中,平時忙于工作的兒子,極少去發覺父親的情趣變化。當發現父親的狀態還在自己小時候的時候,他也愿意用孩提時代的聲音去呼應父親,但父親清醒的那一句話,卻讓他震驚。而那一刻的他,也在深深的感受著“家”的意義。從前,總是父親領著貪玩的他回家,而今,是他領著父親回家了。
隨著時間流逝,我們與家人之間的溝通也開始逐漸簡化,從甜蜜依賴的擁抱簡化為面對面言語的問候,從面對面言語的問候簡化為手機另一端的聲音,以為一個電話、一條微信似乎足矣。對家的概念,對家人的理解,開始逐漸淡化。
其實,對于時常將父母認為是理所當然存在的我們來講,不妨抽點時間,常回家看看,與家人面對面的交流,給家人一個溫暖的擁抱。世界那么大,請別忘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