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市場期待良久的房產新政終于靴子落地。央行給出的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比此前市場預期的還要低;而財政部緊隨其后出臺的房產交易營業稅調整,也出乎意料。這一套房產松綁“組合拳”,力度遠遠超出市場預期。據奧維云網(AVC)分析,政策不僅利好房地產行業,也間接利好家電市場。
新政對家電是間接刺激
降低二套房首付門檻是符合市場預期的。政策本身鼓勵改善需求,降低購房成本,對房地產市場是絕對利好。而營業稅5改2政策,也是為房地產市松綁,目的在于為了盤活存量,促進改善需求結構,增加庫存交易量。雖然政策直接指向房地產,但對家電行業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家電行業近幾年陷入高位調整,除了“節能惠民“、”以舊換新“、”家電下鄉“三大政策陸續退出外,還有最大的因素就是房地產政策的持續調控。因為,從需求角度看,房地產是釋放增加家電需求的源頭。房地產不振,直接導致家電剛性需求的減弱。
因此,本輪房地產新政出臺,無疑是給房地產解除政策捆綁。顯然不是直接刺激家電,但間接的會施惠于家電。由于是間接地傳導,效果絕不會是立竿見影,而是需要有一個時間的積累。
按以往經驗,政策的影響目前主要體現在心理層面,會刺激消費者去消費家電產品。而實際需求的提升,需要有一個滯后效應,預計會在半年后才能延伸到家電購買上
改善型住宅最利好空調
在上一輪房地產政策調整期,實際上也是需求結構的調整的時期。據某地產咨詢機構監測分析,在房地產調整期間,需求結構相應呈現變化。70平米以下的住房需求量,每年以2%左右回落,而80平米以上的改善型住宅需求則是以1.8%的速率增長。
這一需求結構的變化對家電影響顯而易見,特別是對空調的影響最為明顯。比如,70平米以下的住宅一般是2室1廳,80平米以上的多為3室1廳。按正常習慣,2室1廳一般配置1臺柜機2臺掛機,3室1廳一般配置1臺柜機3臺掛機。從這個意義上講,無形中會每銷售一套改善型住宅,就會比原來首套住房增加1臺空調購置。
從數量配置情況看,改善型需求增加,對空調的利好刺激最大,直接可以增加一定的需求量。而其他家電,一般不會因為增加房間而相應增加數量配置,但會對產品向高端轉型具有促進作用。
改善型住房有利產品升級
住宅改善性需求增加對家電升級具有明顯提振作用。比如說,住宅面積增大,相應的客廳、廚房、衛生間面積也會增加。客廳大了,配置的電視尺寸就要求增大,有利于彩電向大屏幕高端轉型。廚房面積增加,不僅配置廚電品種可以增加,還有像大容積量冰箱可以放置,也為廚衛電器升級提供了條件。衛生間大了,高檔衛浴電氣設備也有地方安裝配置,比如空氣能熱水器的水箱等。
再從改善型住宅的性質來看,新建改善型住宅都被規劃為智能化小區。對居家使用的家電產品要求也必須智能化,這樣才能與發展智慧城市相適應。在這一背景下出臺房產政策的松綁,特別是鼓勵改善型住房發展,無疑是為家電轉型智能化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