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長期資產減值測試不審慎、信息披露不規范,老牌白色家電企業深康佳A(000016)(000016.SZ,以下簡稱“康佳集團”)收到了監管罰單。
據7月12日康佳集團披露的公告,在資產減值測試方面,康佳集團子公司江西康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江西康佳”)及其下屬企業2021年長期資產減值測試不審慎,違反資產減值相關規定。
信息披露方面,康佳集團2022年度業績預告關于消費類電子收入同比下降原因的披露信息不完整,公司相關子公司部分存貨于2019年被查封,但直至2022年年度報告才在財務報表附注披露其受限情況。
康佳集團披露的財報顯示,其持有江西康佳51%股權;而從康佳集團自身的情況來看,其近三年扣非凈利潤為負,其中的一大原因也離不開大額計提減值。以最近的2022年為例,其在當年四季度單季度的計提減值金額就占了全年計提減值金額的94%。

就監管指出的問題向康佳集團方面致電致函以了解情況,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復。
江西康佳資產組商譽計提減值1.86億元
此次整改決定書提出的問題之一,即康佳集團在長期資產減值方面存在問題,康佳集團子公司江西康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江西康佳”)及其下屬企業2021年存在長期資產減值測試不審慎問題。
根據深康佳A發布的2021年報顯示,資產評估公司曾出具2021年江西康佳以財務報告為目的進行資產減值測試涉及的長期資產組可回收金額項目的資產評估報告。根據報告數據,相關可收回金額為13.46億元,包含商譽資產組的賬面價值為17.24億元,可收回金額低于包含商譽的資產組的賬面價值,因此,2021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86億元。而截止報告日,江西康佳累計計提商譽減值約3.4億元。
一位審計師告訴

,“不審慎”以審計專業角度的判斷標準是“是否大于重要性水平”。她表示,在審計的計劃階段會對不同行業的企業執行設立標準不一的重要性水平,“例如,輕資產行業一般以PBT(Profit Before Tax,稅前利潤)的10%,重資產行業一般以總資產增長等維度,最后出具的意見是根據錯報之和是否超過重要性水平來出具審計意見。”

就監管問詢“不審慎”原因向康佳集團詢問,截止發稿,暫未獲得回復。
深康佳方面曾在2022年發布的公告中表示,其子公司江西康佳資產組商譽計提減值1.86億元,是因為2021年江西康佳經營利潤未實現承諾的業績。2022年3月,深康佳A發布關于2021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稱江西康佳2018 年通過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收購51%股份納入康佳集團合并報表范圍,產生商譽3.4億元,2021年江西康佳經營利潤未實現承諾的業績,因此,本期對其資產組商譽計提減值1.86億元。
根據深康佳2021年報顯示,當年康佳集團依托于江西康佳的光伏玻璃產線,積極向光伏玻璃產業鏈上游硅料、硅片及相關光伏組件延伸。此外,根據江西康佳官網顯示,該企業旗下擁有江西納米微晶、江西新鳳微晶等企業,主要生產納米微晶石和納米微晶新材料等。
2018年,康佳集團收購江西康佳后,曾在年報中披露該子公司相關營收情況。根據年報數據,2018年江西康佳營業收入1.24億元,凈利潤4795.87萬元。進入2019年,江西康佳的商譽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為7643.11萬元。
母公司連續3年扣非凈利潤為負
根據康佳集團2022年報顯示,康佳集團2020-2022年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23.68億元、32.51億元和26.66億元,2022年扣非凈利潤同比收窄18%,但歸母凈利潤卻由正轉負,2022年虧損14.71億元,同比減少262.52%。
在年報中,康佳集團披露其虧損原因時,除宏觀背景影響外,還表示,2021年,因處置部分下屬控股企業股權,曾產生40.47億元的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2022年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為7.55億元,同比下降81.33%。
此外,為有效盤活資產,進一步聚焦主業,主動剝離及出清了對主業發展賦能不強、對產業鏈拓展貢獻較低的資產,同時基于謹慎性原則,對部分可能發生信用、資產減值的應收賬款及庫存等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12.45億元,導致盈利水平下降。
根據康佳集團債券受托管理人興業證券出具的2022 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及發生虧損事項的臨時受托管理事務報告顯示,2022年度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4.37億元,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5.1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連續三年,康佳集團資產減值準備事項中,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其他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以及商譽減值準備等幾乎年年位于其計提準備金額前列。
(深康佳A 2020-2022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圖表,單位:億元)

如在2021年,計提減值準備總額為17.5億元,其中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金額為6.96億元,位列減值準備首位,隨后是應收賬款壞賬準備金額4.29億元、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2.67億元。2020年,計提減值準備為11.84億元,三年總計計提減值準備金額為41.79億元。
根據其2022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其應收賬款的賬面余額為37.09億元,壞賬準備為16.72億元,計提比例高達45.09%。按照客戶劃分,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宏圖三胞高科技術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壞賬準備均在億元以上,計提比例也在80%以上。
其減值問題也曾遭到深交所問詢,對其自2019年起計提大額減值損失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進行問詢。
對此,康佳集團回復,系因康佳環嘉及其子公司供應商經營情況出現異常,短期內無法正常交貨或退還預付款,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對預付款和應收質量賠款列報其他應收款,并按照整個存續期計提預期信用損失,2020-2022年計提減值金額9.50 億元。其中,2022 年計提金額 2.66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數據顯示,其資產減值損失在第四季度突增現象突出,有從業者告訴

,雖然年末計提減值屬于上市企業較為常見的操作方式,但如果減值太多,則有粉飾報表的嫌疑。

而在2022年,康佳集團計提減值為12.45億元,僅2022年第四季度即減值11.71億元,減值占比為94%。
2014年,綏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王萍在《資產減值對財務報告的影響研究》中表示,一些公司通過資產減值準備來進行利潤操作,這是一些上市公司調節利潤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