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30日,2023中關村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舉辦期間,由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自主研發的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作為20項重大成果之一,在重大科技成果專場發布會上實現首發,并亮相前沿科技與未來產業展。
近年來,隨著5G、AI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柔性和折疊成為全球顯示產業重點關注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總工程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黨委書記、院長彭壽的帶領下,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自主研發了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并在蚌埠啟動工業化生產,成功打造了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首條全國產化超薄柔性玻璃產業鏈,實現了玻璃新材料領域“卡脖子”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

如今,由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自主研發的30微米—70微米的柔性可折疊玻璃系列產品,彎折壽命突破100萬次,可應用于折疊手機/平板、卷軸電視、穿戴顯示、集成電路等多個領域,并同步打造了“原片生產—精密加工—模組貼合”全制程、全國產化完整產業鏈,保障了我國柔性可折疊玻璃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引領了柔性顯示材料的創新發展。目前,該產品已開始批量化交付,即將實現國產超薄柔性可折疊玻璃在折疊手機及其他終端的廣泛應用。
近年來,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立足蚌埠、加快發展,實現了從加速追趕到創新領跑的重大跨越,涌現了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研發制造了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浮法電子玻璃、中國首片自主研發的8.5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世界最高光電轉換效率銅銦鎵硒發電玻璃、5.0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等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
論壇期間,由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自主研發的世界首塊大面積(1.92平方米)碲化鎘發電玻璃,也作為高端新能源材料同步亮相論壇展覽。該玻璃的弱光發電、抗衰減、低溫系數等技術指標國際領先,是推動綠色建筑體系建設、實現光伏建筑一體化的關鍵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