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中國家具及其零件的出口額為640.8億元,去年同期出口額為713.1億元,同比下滑10.1%。
除了家具之外,其他家居建材品類出口額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今年1-2月,陶瓷產品出口額為268.2億元,去年同期出口額為288.6億元,同比下滑7.1%;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出口額為419.1億元,去年同期出口額為464.5億元,同比下滑9.8%。

據了解,由于俄烏沖突、石油價格上漲、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2022年海運價格急劇上漲,導致中國大件商品出海面臨“堵點”。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額為4639.3億元,同比下降2.5%;陶瓷產品出口額為2172.7億元,同比增長10.2%;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出口額為3073.5億元,同比下降3.1%。直至2023年年初,中國建材家居等大件商品貿易仍未恢復正常水平。
對此,今年2月初的時候,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分析表示,進入2023年,全球經貿形勢變得極其嚴峻,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我國外貿領域的主要矛盾,從去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已經轉變為當前的外需走弱、訂單下降。

從大壞境來看,前2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6.18萬億元,同比微降0.8%。其中,出口3.5萬億元,增長0.9%;進口2.68萬億元,下降2.9%;貿易順差8103.2億元,擴大16.2%。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分析稱,今年以來,我國外貿迎難而上,克服外需減弱、去年基數高等因素影響,總體實現平穩開局,出口實現正增長,繼續發揮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
從貿易伙伴看,1-2月,中國對東盟進出口增長,對歐盟、美國、日本等下降。其中,東盟為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9519.3億元,增長9.6%,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5.4%;歐盟為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8510.9億元,下降2.6%,占13.8%;美國為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與美國貿易總值為7029.8億元,下降10.6%,占11.4%;日本為第四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日本貿易總值為3449.2億元,下降5.7%,占5.6%。同期,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2.12萬億元,增長10.1%。
呂大良表示,當前世界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外需增長顯著放緩,國際供應鏈格局加速重構,外貿發展環境極其嚴峻。但進入2月份以后,中國進出口整體趨勢向好,特別是2月下旬出現明顯增長,有關先行指標監測顯示,這一向好勢頭有望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