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各地針對家電消費,通過發放消費券或直接提供補貼等方式,切實提振大眾消費信心,線上線下家電消費迎來小高峰。
在四川綿陽,政府最新推出了累計2000萬元的家電消費補貼活動。消費者通過手機小程序將購買的相關票據上傳至指定平臺,能獲得每滿5000返600的現金補貼。

綿陽市民 陳再明:以前花要花29000多,(這次先是)商家優惠,要少7000多塊錢,政府又給我們補貼,享受了2600塊。
家電廠商綿陽區域市場總監 馮瑞寧:半天時間,我們的客流量相對于以前來講,增長了30%,門店的成交的單數有將近50單了。
在江西南昌的賣場,除了空調等應季家電銷量上升,消費者也趁著優惠,選擇心儀的智能小家電。

南昌市民 戴伶俐:看到了我種草很久的洗地機,我正好有一張2300減300的優惠券,打算今天就把它買下來。
深圳開展的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購置補貼活動,在全市近500家線下門店同步鋪開。根據政策,共有包括空調、冰箱等超過3200款產品,能按照銷售價格的15%予以補貼,總補貼額度達到1億元。

賣場區域經理 付加元:目前銷售額(對比)同期的話我們增長了3200萬的營業額,從增長比來說,補貼的商品增長了大概39%,(政策)它還是很大程度緩解了疫情期間的銷售困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江蘇、江西、山東等省份在全域范圍內開展家電促銷活動,成都、杭州、寧波等在全市范圍內出臺了家電消費滿減補貼政策,累計額度達數十億元。
線上銷售數據顯示,在包括綠色消費券等方式的帶動下,近期家電全品類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近50%,其中家電新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倍。
新場景帶動新需求攀升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消費者居家學習、辦公、娛樂等需求持續攀升,也為家電產業帶來了新的市場和發展機遇。
在這家激光投影生產廠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線上消費券的使用咨詢量大增,生產端也根據最新的客戶需求,推出具有針對性的新產品。

激光投影廠商副總裁 唐詩:客服每天都能收到關于消費券使用的咨詢,相關產品銷售也是相當不錯。
在激光投影產品中,最核心的元器件就是光源光機。新產品的供不應求,對光機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作為全行業光源光機供應量四成的這家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千方百計保障穩定供應。

激光投影廠商供應鏈中心工程部總監 王紹剛:通過優化我們(產品)的光學結構,降低了我們的零部件的使用比例,(此外)根據我們的生產計劃來動態調整整個生產線的人力設備以及生產線的資源,產能一天實現了60%~70%的增長。
各類新場景新需求帶動著產品需求不斷上升。數據顯示,部分產品近期的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217%。此外,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等清潔電器銷量也明顯增長,5月以來,相關產品線上零售量和零售額同比增長分別超40%和130%。

國聯證券輕工家電首席分析師 榮澤宇:越來越多的能夠滿足消費者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這樣一些新興家電產品,它的受歡迎程度也是得到了一個非常高的認可,同時拉動整條(新)產業鏈順利(恢復)生產和運營。
數字化重塑家電配套產業鏈
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成為推動傳統家電生產向智慧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家電原材料特別是高端智能控制類電子元器件物料供應緊張。為了如期完成生產訂單,第一時間掌握上游物料的供應情況,是王榮梅每天的頭等大事。

家電廠商資源平臺采購商務總監 王榮梅:我們在全國建立充足的備選資源庫,包括鋼板、化工、芯片等上百種物料,通過我們的互聯網平臺與供應商制造工廠實現訂單質量等數據直連,互聯互通。
記者在這家家電生產企業看到,5條滾筒洗衣機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平均每天產量在1萬臺左右。隨著智能化訂單數量的攀升,為了滿足生產需要,國外供應商與國內廠家短時間內進行聯合科研攻關,實現了上游產品的就近配套,使得全流程降本提質,增效30%以上。

上游產業鏈供應企業亞太區銷售總監 董海涌:(上半年)芯片及半導體供應全球性短缺,(雙方)通過聯合開發與設計變更,尋找備選供應商和物料,驗證后進行替代,最終解決了交付難題,今年我們投資2500萬美元,在青島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當地建廠,就近配套,不斷提高產品競爭力和供應鏈保障能力。
據了解,在青島,目前已經有20余家就近配套的上游供應商,還有10余家將在年內陸續落地。

家電廠商智造技術總監 李棟:進入6月份以來我們互聯工廠的訂單量同比增長了30%,這就要求工廠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手段來提高效率、增加產能,智能化、自動化手段的應用,不僅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的產品質量,生產效率也提高了25%。
家電板塊近期走勢反映產業發展預期向好
記者發現,家電板塊近期的走勢也反映產業發展向好的趨勢。
上市公司協會統計顯示,目前我國A股主要的家電板塊共有近8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在1.6萬億元左右,其中白電廠商占到A股家電板塊市值的近70%左右。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 孫念瑞:隨著這兩年智能化家電的出現,比如說像投影、掃地機、集成灶,又出現了一批新型家電企業,這些優秀的新型家電企業,這兩年都在登陸資本市場,有滬深主板、創業板、北交所。
行業分析師表示,今年以來,家電板塊走勢可分為兩個階段,1—4月震蕩調整,5—6月出現反彈。在近期的走勢當中,也反映出產業發展預期向好的跡象。近三年的數據顯示,全國家電銷售總規模一直在7600億元以上。作為我國傳統消費的“四大金剛”,家電消費熱起來和家電市場火起來,對于暢通國內大循環和穩定消費內需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行動。與以往不同,本輪資金補貼主要是定向家電綠色消費,從促銷政策利好產品品類來看,食品儲存類、健康殺菌類家電更具優勢。分析師表示,目前我國約21億臺家電保有量逐步進入換代期,未來一段時間綠色智能家電換新將迎來持續增長期。
(總臺央視記者 董彬 沙千 張軍 江西總站 宋大珩 郭一淳 殷一元 杜曦晨 四川臺 綿陽臺 青島臺 廣東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