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住建部數據統計,中國現存近17萬個老舊小區,覆蓋4200多萬戶家庭,建筑面積約40億平方米,舊房市場存量巨大。另外在一項全國網絡調查問卷中顯示,相比換房,考慮重新裝修、局部裝修和調整功能的需求分別占到12%、13%和19%,舊房改造的需求也在持續擴張。
雖然房屋整體市場從增量向存量的過渡,讓越來越多人的焦點從房屋的“投資屬性”向“居住屬性”轉變。但不少用戶也擔心著“舊房翻新會不會不保值”、“什么時候改造最合適”、“怎么改最省心”等問題,面對自己已經裝修老化、居住環境變差的舊宅,想改造卻又十分猶豫。
市場政策多重利好,舊房改造“風口”正當時
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對外發布《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目標任務、對象范圍以及支持政策,并指出力爭在“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在政策發布后,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推出當地的舊房改造利好政策。比如各有關部門鼓勵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籌措改造資金、支持商業銀行、為舊住房更新改造項目及居民戶內改造和消費提供融資支持等。
不僅如此,在舊改的基礎上,住建部還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到2025年底,既有住宅和社區配套設施,需擁有一定的智能產品,數字化改造初見成效。
家裝市場各自為戰,用戶改造升級成難題
有了環境、市場和政策的多重驅動,舊房改造變得正當其時。這讓不少企業也都紛紛瞄準這一“新藍海”,然而品牌的各自為戰,卻讓用戶陷入更多的麻煩當中。
首先,用戶需要從設計方、建材商、貨運等公司來回東奔西跑,費時費力;其次,對于舊屋的翻新或是局改,很多大公司不愿意全套包辦,小公司又不能讓人放心;再者,裝修市場存在魚龍混雜不專業的現象,設計方案有時也千篇一律沒有新意。經常是用戶到處跑折騰完,既耽誤了成本和時間,最后的效果也不滿意。
可見,舊房改造并不是一個行業、一家企業就能完成的,必須集結多方資源,共同合作為用戶升級居住解決方案。從這一角度來看,三翼鳥做出了有益的嘗試。不同于過去那樣只是改改布局,換個家電那么簡單,三翼鳥不僅提供了滿足不同環境、不同人群的衣食住娛智慧場景,且實現從整裝、局改、設計、保障的全流程服務體驗。

以廚房煥新為例,三翼鳥會指派一名專業“管家”,負責拆、送、裝的一站式服務,協調建材、施工、智慧家電配套等整體定制并落地,7天煥新一個廚房。用戶不用在各種建材公司、設計方、裝修公司來回跑,不僅節省了成本和時間,也最大化保障了品質和服務。
不止是廚房,三翼鳥還提供了智慧陽臺、智慧臥室、智慧客廳、智慧浴室等全空間解決方案,滿足用戶全方位的生活需求。
毫無疑問,舊房改造的大環境利好,給企業和用戶雙方都帶來了新的機遇。然而在面對住房屬性改變、居住需求升級、改造工程復雜等問題上,能夠找到一個切實的智慧解決方案尤為重要。而恰恰三翼鳥將這種能力帶給了市場和用戶,用場景代替產品、生態覆蓋行業的新思維,讓用戶體驗變得更加智慧,居住屬性變得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