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很多消費者結伴出游。與各個旅游景點爆棚的火熱相比,農村家電市場顯得無比冷清。從5月1日至5月3日,筆者多次走訪懷化周邊多個家電賣場和家電專賣店發(fā)現,五一假期商家不遺余力地開展促銷,但除了手機賣場人氣火爆外,家電賣場的消費者寥寥無幾。
為什么家電賣場的人那么少?筆者與多個賣場促銷人員溝通交流后得到的答案大多是,“五一假期大家都去旅游了;上午大家都在忙,沒時間;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等借口掩飾,難以否認的是,家電市場遇冷的2019年Q2季度里,在農村家電市場,節(jié)假日促銷并沒有刺激家電產品銷量。筆者走訪的多個家電銷售平臺中,大多為家電專賣店。部分是農工商家電賣場。據了解,家電產品的降價力度多則1000元,少則幾百元。其中,洗衣機和空調的活動力度較大,不僅有價格優(yōu)惠,還有禮品相送。但似乎這些“優(yōu)惠力度”并沒有吸引大家進店咨詢,更別說達成銷售了。

2019年家電市場是否真的那么冷?筆者與相關家電業(yè)內人士溝通交流后了解,五一期間,并非只有農村家電市場增速放緩,造成這樣的情況是多因素造成的。一是房地產業(yè)蕭條,令新購家電的人減少;二是經濟的快速增長,部分家電市場的增長看到天花板;三是刺激政策逐步退出與用戶更換家電需求不強烈。雖然新一輪家電節(jié)能補貼政策已在北京開啟優(yōu)惠活動,但還未推廣到國內其它地方,對家電企業(yè)和家電市場的銷量拉動情況甚微。
當前農村家電市場低迷的情況,不是用戶的消費能力出了問題,而是家電企業(yè)并未瞄準并迎合大量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群體的需求和變化,還在繼續(xù)堅守老一套的經營習慣。筆者認為,隨著新老消費者的更替,家電企業(yè)需要重新定義農村消費市場,對這一市場進行進一步拓展和挖掘,需要對癥下藥才能“改善病情”。今年下半年,無論是國貨還是外資品牌都需要轉變思維,依據大數據分析用戶真正需求,進一步深耕農村與三四級市場,或能找到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