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王佳欣 通訊員/粵消宣)裝修服務成為消費投訴熱點。近日,筆者從廣東省消委會獲悉,2018年廣東全省消委會受理有關“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類”投訴共6336件,同比增長54.91%,占全年總投訴量2.31%。其中,省消委會受理38件,同比增長15.15%。
分析投訴的矛盾性和集中點,主要體現在合同約定、施工質量、服務態度、額外收費、虛假宣傳五個方面。
以合同約定問題為例,一些裝修公司與消費者約定裝修材料用一線品牌,實則是普通品牌,甚至是三無產品。
在施工質量方面,存在著一些裝修公司未按圖紙施工,導致產生安全隱患,如電線布線不合理、未按要求封排污口等問題。
服務態度不佳也是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不少消費者在驗收時發現墻漆有縫隙、門框變形生銹、地板膨脹等,要求返工卻遭到拒絕,或拖延處理。
此外,近期接連發生的消費者裝修糾紛尤其值得警惕。一些不良裝修公司利用各種優惠折扣吸引消費者,短時間聚集大量裝修預付款后攜款跑路,給消費者帶來巨大財產損失。
■鏈接
省消委會發布六大消費提示
拒絕低價誘惑 切忌一次性付款
1.選擇正規公司
在選擇裝修公司前,仔細查看業務人員所屬公司的真實性、合法性,了解公司是否具備裝修資質、證照是否齊全、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地址和聯系方式、是否有良好的服務口碑。
2.拒絕低價誘惑
理性看待裝修價格,不要只看到“商家優惠”的誘惑,多了解裝修公司的專業能力、施工質量和售后服務,不要被推銷人員的花言巧語和眼前的優惠折扣所蒙騙。商家低價吸引客戶繳納裝修定金,背后往往充滿了陷阱和風險。
3.看清合同內容
簽訂裝修合同時,不要只關注收費條款,要耐心仔細閱讀合同全文,特別關注“工期、進度、材料、質量、保修”等條款,明確裝修標準、建材品牌、付款方式、延誤工期責任等。如發現未經過消費者簽字同意的增減項目,均應向裝修公司明確指出。
4.切忌一次性付款
一些家裝公司推出一次性付款即享受較大折扣的促銷優惠,以此吸引消費者一次性繳納全款,但一旦出現商家違約或卷款跑路,消費者將遭受巨大的財產損失和維權成本。省消委會特別提醒消費者,切忌開工之前一次性繳納裝修全款,建議在合同中約定價款的支付比例進度,分階段、按驗收合格情況分期付款。為確保保修服務質量,消費者最好保留6%—8%的裝修款在裝修完工后次年付清。
5.監督進度質量
裝修過程中要經常與裝修負責人保持聯系,積極到施工現場查看工程進展,仔細檢查裝修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藝,及時確認工程進度和質量,建議有條件的消費者,聘請第三方有專業資質的機構監理。
6.積極理性維權
消費者在裝修中遇到各種問題要及時找項目負責人或裝修公司溝通,爭取協商解決問題;注意保存施工圖紙、合同、發票等證據,發現裝修公司跑路,要及時報警或向有關部門投訴,選擇合法渠道,積極理性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