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2019世界移動大會之后,折疊屏手機成為科技行業新的風向標,尤其是三星Galaxy Fold和華為Mate X的發布,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吃瓜群眾在點贊折疊屏手機之余,對這些手機過萬元的售價也驚嘆不已。與此同時,不少行業大佬也針對折疊屏手機的耐用性、電池壽命、手機厚度以及能否實現量產等問題提出了質疑。

華為Mate X
OPPO副總裁沈義人認為,現階段的折疊屏手機本質上是翻蓋手機;聯想CEO楊元慶談到折疊屏手機時指出,很多廠商依然在做PPT產品;vivo秦飛分析道,應用不能適配,折疊屏手機只能是叫好不叫座;TCL李紹康表示,折疊屏手機仍處于發展初期,生態尚未建立。小米雷軍亦認為,折疊屏手機量產難度大,尤其是定制化的電池少得可憐。
用戶隔岸觀火,手機行業大佬也不看好,折疊屏手機前景真心無望?雖然當下受產能、成本等因素影響,可折疊手機大范圍推廣應用還比較遙遠。集邦咨詢預計,2019年折疊式手機正式問世后,其滲透率可能僅占智能手機市場的0.1%,全球總產量大約在百萬臺級別。除了三星和華為,2019年其他手機品牌廠商仍處于展示樣機狀態,沒有確切的折疊屏手機量產和發布計劃。到2021年,折疊屏手機滲透率將有望突破1%達到1.5%,屆時其全球出貨量或可達到千萬臺級別。盡管如此,作為未來手機的較明確發展方向,隨著產品技術逐步成熟,折疊手機未來市場體量可能不能低估。但現在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可折疊手機這只蝴蝶已經張開了自己的翅膀,會給現有的智能終端市場帶來什么樣的風暴呢?
首先,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可折疊手機的誕生是消費升級的一種體現。盡管折疊手機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替代主流智能手機,因為在當前的各廠商的概念產品上,除了可折疊特性,還是很難看到它的交互體驗與功能創新層面有明顯的亮點。但是,一個看起來炫酷但品質性、穩定性、可靠性尚有待改善的可折疊手機,也不妨礙一部分中高端用戶群體愿意追捧嘗鮮,對其青睞有加,而且相信隨著更多手機廠商參與技術攻關,這類設備的價格會慢慢下降,并且良率和產能也將迎來新高,屆時將會有更高的需求。
其次,折疊屏手機的大尺寸給我們的手機帶來更多新的使用場景。更大的屏幕最直觀的優勢就是顯示區域更大,在追劇、看視頻和玩游戲的時候會有更好的體驗。此外,折疊屏手機也有可能成為新的效率工具。大屏幕可以讓手機同時運行更多的軟件,更適合辦公等需要多應用同時顯示的場景,或許折疊屏手機在將來可以滿足日常輕辦公的需求,用手機就可以完成工作了。試想,有了這類受益于屏幕和外形設計優勢的設備,只要用戶愿意,是不是可以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之間任意切換,享受“智能手機 + 平板電腦”兩者合二為一的體驗?
最值得一提的是,折疊屏手機會大幅拉動柔性屏的產量,柔性OLED面板廠商將受益。眾所眾知,可折疊手機之于普通手機的關鍵變化,在于柔性屏幕技術的逐漸成熟。雖然目前困擾柔性OLED大規模普及的主要障礙是良率低導致成本高,從而導致出廠價較高。但是隨著創新技術提高和良率的不斷提升,柔性OLED的成本將快速下降。機構預測,2019年柔性屏產能有望反超硬式屏,達到61%,全球柔性屏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達到155億美元。對此,業內專業人士表示,隨著柔性屏市場爆發,產業鏈相關公司將迎來大機遇。據悉,因為三星、華為、小米等在巴塞羅那通信展密集發布可折疊手機,引發柔性AMOLED屏大熱。2月25日,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TCL集團等國產面板商的股價集體飄紅。
最后,可折疊手機帶來的市場改變暫時還不能定論,但是在真正的產品還未面世之前,我們也不應該習慣性唱衰與抵觸。因為可折疊手機是一個全新的手機物種,它對于突破當前智能手機的創新瓶頸,帶動智能手機的產品體驗變革、帶動供應鏈技術提升、打破銷量天花板具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