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可折疊屏正成為手機行業最熱門的話題。
研究機構捷孚凱(GFK)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首次出現下滑,銷售14.4億部,較2017年下滑3%,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下降幅度更是高達15.6%。因此,手機廠商只得不斷尋求創新點,試圖突破高端市場的“天花板”,打開新的利潤增長空間。而這一次,他們押寶折疊屏。
先是年初時,小米與柔宇關于折疊屏的“互懟”,隨后,在2019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期間迎來了三星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 、華為5G可折疊屏手機Mate X、柔性屏“腕機”努比亞α等等。伴隨著折疊屏走紅,OPPO、努比亞、摩托羅拉等廠商也紛紛流出折疊屏相關信息與技術。
關于這一輪創新能否成為未來的消費者剛需,業界看法不一。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認為,智能手機的使用時間增加,用于游戲等的用途也在擴大,目前的屏幕大小不夠方便,而可折疊型則能以合適的體積攜帶。
三星電子移動通信部門總裁高東真也在發布會上宣稱,“我敢肯定,未來人人都需要一臺可折疊的智能手機”。
盡管華為、三星帶頭掀起一股“折疊屏”熱潮,但大部分人仍認為,折疊概念與其說是用來“拯救”日漸下滑的手機行業,不如說是頭部廠商在“秀肌肉”。
聯想CEO楊元慶表示,“很多廠商依然在做PPT產品,很多廠商都放在玻璃罩子里,我不知道是讓產品跟客戶隔得遠一點,還是怕客戶知道了真實的體驗。最早上市的時間可能都得半年以后,價格是高高在上,2000美元以上,可以買好幾個平板電腦。”
OPPO副總裁沈義人也在微博上曬出了OPPO生產的可折疊手機——但他并不準備發布這款產品。因為他覺得,“可折疊手機除了屏幕變大,并沒有給用戶體驗帶來很大提升。“
關于折疊屏,更多的廠家持觀望態度,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兼終端事業部CEO徐峰直言,柔性折疊屏手機目前商用還不是太成熟,這是個值得關注的方向,還需要看市場客戶的進一步反應。vivo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對于折疊屏手機,公司在持續關注。TCL通訊全球銷售與市場中心總經理李紹康也認為,“折疊屏手機現在只能等,整個生態環境還沒建立起來,都處于試驗階段。”
行業分析師們則普遍認為,折疊屏是很好的市場機會,但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
“折疊屏手機目前的挑戰主要仍在于折疊面板,特別是在折疊耐受性與折疊半徑上的挑戰。”眾誠智庫高級咨詢師呂承認為,為了同時滿足折疊需求和保護強度,手機蓋板材料也是目前的開發瓶頸。在手機設計上,重疊后的機身如何能保持傳統手機厚度,也是未來產品技術改良的重點。
科技領域分析師Shana Glenzer則表示,“對于以希望通過手機提高工作效率,但又不需要隨身攜帶手機和平板電腦為目標人群的制造商來說,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很好的市場機會。但高昂的成本可能對于智能手機制造商來說是一種挑戰。”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可折疊手機的后續市場表現如何,還需要消費者來檢驗。但在松禾創新基金投資總監梁輝看來,折疊屏手機走向普通大眾,還需要3-5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