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逐步好轉的同時,空氣凈化器卻迎來了“寒冬”。
據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2019年上半年空氣凈化器市場銷售額為44.4億元,增速從2018年的-28.0%變為-18.1%。中怡康數據也顯示,截止到目前,2019年整體空氣凈化器市場規模同比下滑22%。
事實上,這幾年來,空凈市場一直在走下坡路。有統計顯示,2016年空氣凈化器品牌數量有816個,而到了2019年底,只剩下423家左右,三年時間內退出或消失的品牌數量達到了48%。
有專家分析,2019年前9個月全國337個城市的PM2.5均值34.3微克/米3;較去年同期37.3微克/米3,下降8%。空氣治理成效明顯,直接導致公眾對霧霾的關注程度大大降低,與霧霾息息相關的空氣凈化器產品便被消費者慢慢淡忘。
而接連不斷的產品質量門,也讓不少消費者開始對空氣凈化器產品持觀望態度。去年12月份,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活動中,空凈產品不合格檢出率高達32.1%。同年年底,愛瑞和克萊爾品牌的產品還因可能存在安全隱患被召回。
除此之外,具有空氣凈化功能的空調產品對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的原有格局也造成了極大沖擊。相比起空氣凈化器,空調已經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電產品。在空調廠商加入競爭的情況下,中國空氣凈化器這個品類現在正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如果將最近幾年來中國空氣凈化器產業的發展分為上下兩個階段,那么,“上半場”所有人都在跑步進場分蛋糕、搶蛋糕,因為消費者不管好壞,追求的是“從無到由”普及;而“下半場”空凈將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開啟這扇新大門的鑰匙正是:室內空氣品質升級。
雖然2019年空氣凈化器市場并非盡如人意,但市場仍有亮點可言。越來越多的空氣凈化器化器產品不再只盯著PM2.5不放,并加入過濾花粉、異味、甲醛之類的裝修污染等功能,還有很多空氣凈化器加入去除常見過敏原如塵螨、皮屑、寵物毛發等功能,據說可以除99%的細菌和病毒。與此同時,智能化也是空氣凈化器化器新方向,實時顯示室內空氣質量情況,達到空氣質量降低到某一數值時便會自動開啟空氣凈化器。還有很多空氣凈化器考慮到室內干燥或潮濕的問題,引入加濕和抽濕等功能,一邊凈化一邊控濕,大大提升用戶體驗效果……這些都在說明一個事實,我國消費升級有其自身特點,是多層次、多區域的細分市場升級。國內企業正在進行一場“思維革命”,以消費者為中心深入挖掘不同市場需求,探尋室內空氣品質升級新途徑。
業內人士認為,空氣凈化器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對新的產品方向(如除甲醛、除TVOC)的宣傳推廣。空氣凈化器產業有一個目標,是成為“第五大家電”品類,但真正進入千家萬戶,絕不是靠對“霧霾天氣”的心理訴求。如何將消費者對空氣凈化器產品需求,從單純的去除PM2.5教育引導為除甲醛、除菌、除異味、除塵螨、除寵物毛發、除過敏原等等需求的健康空氣解決方案提供者,是空氣凈化器市場具備再“火”一把的要素。
奧維云網預計,空氣凈化器轉型將在近1~2年內完成,市場行情將逐步恢復,行情增速將維持相對較低的水準且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