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國工信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鐵塔派出五位領導,以“同框”的方式在北京國際通信展上宣布中國5G正式商用。中國5G的時代正式來臨。

5G時代的到來讓不少行業紛紛欣喜若狂,大家都在說自己將在已經到來的5G時代中獲益,但實際上,有的行業將在5G時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行業卻會在5G的浪潮中被邊緣化,甚至被忽視。
汽車的5G時代:天翻地覆
5G商用不僅影響通信和互聯網行業,更將推動各個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其中,汽車行業就是其中之一。已經有行業人士提到“全網智能汽車”的概念,這一種類的汽車是指車聯網與智能車的有機聯合,是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后臺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實現安全、舒適、節能、高效行駛,并最終可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
這一想法在4G網絡時代就有被提及,但是礙于4G網絡的缺點卻較難實施。4G網絡提供的業務數據大多為全IP化網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移動通信業務的發展需求。然而,隨著經濟社會及物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云計算、社交網絡、車聯網等新型移動通信業務不斷產生,對通信技術提出了更高層次的需求。例如,一些場景對高移動性要求較高,一些場景要求較高的流量密度等,對于這些需求4G網絡難以滿足。因此,“全網智能汽車”暫時被擱置起來。

如今,5G網絡的出現使“全網智能汽車”成為可能,與4G網絡技術相比,5G通信網絡的容量更大,同時保證了更快的上網速率。4G網絡能夠提供給智能用戶一定的服務,但是不能根據物聯網產生的變化和需求及時地優化處理,而5G通信網絡所支持的終端設備要比4G通信網絡支持的設備多出幾倍,同時還保證較低的能量消耗。通過5G,汽車就能借助感知技術實時獲取車輛行駛中的路況、位置、車與物感知等相關信息,并感知車與車、車與行人之間的位置關系,避免距離過近發生摩擦等現象,從而保證汽車運行的安全性,甚至達到完全自動駕駛。而完全自動駕駛,將人類司機可能會出現的疲勞駕駛、酒后駕駛、毒駕等安全隱患消除,汽車的碰撞事故也將成為歷史。這將完全改寫汽車的設計、工程、材料開發、制造、消費,甚至立法等諸多環節,勢必對汽車產業造成顛覆。
家電的5G時代:邊緣化危機
與汽車相比,家電在5G時代的獲益顯得并不重要。在到來的5G時代中,家電行業講得最多的就是智能家居。但實際上,早在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就達到4.331億臺,亞馬遜的Alexa、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蘋果的Siri等智能助理平臺已經出現,通過智能音箱、智能電視等入口控制全家智能家居的家居互聯模式在4G網絡時代已經形成。與汽車行業相比,5G的到來僅僅是讓智能家居技術變得更容易訪問和更智能,鼓勵更多用戶擁抱物聯網,但是并未對整個家電行業帶來更多的顛覆性改變。
面對2019年到來的5G時代,家電行業并沒有顯現出突破行業技術瓶頸的趨勢,行業危機依舊。《2019年中國家電行業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國內家電市場銷售額1745億元,同比增長率為負4.2%;出口方面則保持著增長的勢頭,但增長幅度收窄,2019年三季度家電出口額730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7%。很明顯,無論是對硬件的創新,還是對5G網絡在產品創新上的應用,未來需要家電企業更多的去思考、探索,主動擁抱新技術,積極做出改變。如果遲遲未有創新成果出現,那么家電行業將在這次5G時代到來的大浪潮中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