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18年家電行業增速趨緩,大家電、廚電都步履維艱,甚至傳出國家要出臺新的“家電下鄉”政策以刺激遲滯的市場。然而,這并沒有降低跨界競爭者的熱情,一場“抄底”運動即將拉開大幕。
第一個大概率事件是華為進軍彩電市場。這個消息其實釘科技在2018年下半年就率先披露,最近雖然華為方面否認了4月份即將推出電視的消息,但多方面信源和報道顯示,華為推出電視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幾乎板上釘釘。
與華為的遮遮掩掩相比,一加手機已大方承認要進入電視市場,并要打造自己的OS系統,2020年要率先登陸印度市場。
另外一件確定的事是小米大規模進入空調市場。小米在2018年下半年進行了組織機構調整,按照小米的規劃,重組后的新電視部,由原電視部的部分部門組成,負責電視業務的同時,孵化空調等新業務。
在小米電視的年終媒體活動上,年輕的李肖爽以電視部總經理的身份出席,并代表電視(空調)部進行了業績分享。他表示,小米電視部包括電視、空調、電視盒子、智能音箱等產品。
目前小米電視、盒子、智能音箱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唯有空調還處于孵化期,這無疑會成為小米重點發力的下一個戰場。
那么,華為做電視,小米做空調,影響幾何,成功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釘科技認為,華為涉足電視,很有可能讓榮耀品牌擔此重任,而榮耀的品牌理念是做科技潮品,具備互聯網基因,率先搶占的必然是年輕人市場,而這與手機市場一樣,必然會直接與勁敵小米激烈交鋒。

榮耀和小米若在電視市場廝殺,最直接的結果是讓絕大部分互聯網品牌消亡,同時讓部分對低價沖量抱有期望的傳統品牌徹底掉隊。而頭部品牌有供應鏈、制造、品牌、渠道、技術等優勢加持,再加上競爭的“鯰魚”進來后進一步加速變革,整體競爭力會更強。
華為在手機上已與面板巨頭京東方有緊密的合作關系,在電視上也一定會延續這種合作,獲得面板、代工等方面的支持,總體看有小米在前面趟路,華為的電視之路會走的更加平順。
小米做空調同樣具備一定的條件,比如在代工甚至某些技術上,獲得了長虹空調的支持。當然,比拼核心技術小米不可能趕上實力強勁的格力、美的,但小米只要將空調產品做到及格線以上,而將價格下探到市場平均線以下,高體價比的產品憑借小米的品牌和渠道資源,也一定會收獲不小的用戶市場。
小米在空調領域的深度布局,短期內不會對格力、美的產生影響,但對于對電商市場有較大依賴的奧克斯等品牌,將產生較大的沖擊。另外,和小米當年進入智能手機行業、華為即將涉足電視行業所產生的效果一樣,那些靠低價低質生存的三四線空調品牌或首先遭到淘汰。
產業觀察家丁少將認為,華為做電視、小米做空調,都會給行業帶來新的活力,但對頭部品牌的沖擊有限,他們甚至會因為跨界巨頭的到來而變得更強;但嚴重依靠低價、互聯網渠道的品牌,將遭遇巨大挑戰。從華為、小米本身來看,在手機市場取得成功之后,布局大家電市場將有助于建立真正全場景的IoT生態,無論是資本市場表現還是真實的業務業績,都會有更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