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愛立信表示,到2023年,接近一半的美國消費者將能連接到5G網絡。
4G網絡現在已經十分普遍了,它的速度要遠超3G網絡。然而,隨著物聯網設備、流媒體服務和按需內容的出現,我們對移動數據的網絡要求不斷提高,這迫使電信運營公司把提高網絡容量和頻譜提上日程。
現在4G已經到了瓶頸期,消費者對移動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5G標準,尤其是那些回收未使用頻段資源以支持5G網絡資源的標準,被業界稱為一種能夠順應當前數據需求的方式。本周,電信巨頭愛立信發布了最新的移動報告,報告中稱5G網絡部署將在不久之后進入商業推廣階段。
該公司表示,預計5G技術的推廣將由美國主導,該國所有的運營商都計劃在2018年底至2019年年中推出5G服務。到2023年底,大約50%的美國手機用戶將用上5G網絡。
預計東北亞地區將緊隨這一趨勢,屆時移動用戶中34%將使用5G網絡。西歐的覆蓋率將排名第三,將有21%的用戶使用5G網絡。
愛立信預計,5G網絡將從今年開始部署,在2020年進入全面部署階段,到2023年,將有超過10億的5G用戶采用這項技術,約占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的12%。
5G技術的預期推廣速度似乎并沒有我們想象中快。這份報告中還指出,截至目前,全球每月移動流量需求量接近每月107艾字節,相當于每個移動用戶用流量收看10小時全高清視頻。
意料之中的是,5G網絡的部署將首先在城市地區展開。預計只支持5G網絡的設備將于2018年底上市,支持中頻段的5G設備將在2019年初上市,支持高頻段的5G設備將在2019年初至2019年中期上市。
預計在未來幾年,移動互聯網的連接也會增加。根據愛立信的數據,至2023年,市面上將有35億臺物聯網設備,這個數字比2017年時預計的數字翻了一番。
中國市場對于大規模物聯網部署和支持龐大網絡的新技(包括NB-IoT和Cat-M1)術的興趣,將使得全球物聯網的部署進度比想象中更快。
愛立信商業區域網絡主管弗雷德里克·杰賈德林(Fredrik Jejdling)表示:“2018年人們將開始進行5G網絡商業化,同時也將大規模部署移動物聯網。這些新技術有望帶來新的動力,這將影響人們的生活,顛覆整個行業。不過,只有行業參與者和監管機構在頻譜、標準和技術上達成一致,才能實現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