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斯頓深刻地意識到“舒適”不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概念,它是一部70多億人作為主角的歷史,因為每個人根據居住地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能夠書寫出不同的故事,同時還賦予每一個故事深切的含義和獨特的價值。
阿里斯頓與Vice共同合作推進全球項目"走進舒適區",目的正是為了走進這些交織著人、自然和城市之間的故事,在世界各個角落探尋舒適的理念和主張,在世界各個地方發現舒適的價值和魅力。意大利米蘭是第一站,這是一座正在持續發展的城市,節能和與環境和諧共處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主題,其中,圣格雷戈里奧街49號的變化就是這個主題下的一個真實寫照。

改變從一次業主聚會開始
格雷戈里奧街49號是一座超過百年歷史的大樓,歷史賦予它優美的建筑風格,但卻無法使它成為高效節能的居住空間。大樓里住著四十七戶家庭,有一百二十人,其中很多是中老年人,這里看上去并不具備開始變革的理想條件,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原本不起眼的大樓贏得了米蘭"可持續發展物業"的口碑,而這棟大樓的變革始于2012年10月的一次業主派對。
Alfrida從1985年就住在這里,院子里的公共綠地是她施展園藝才能的天地,很多被業主扔掉的植物被她種在了綠地上,她喜歡回收再利用,這顯然為推動社區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契機。Ida La Camera從1994年就住在這里,她與Alfrida共同推動了生態轉化項目, 當時這棟大樓的居民因為垃圾分類回收的錯誤被罰款,而米蘭市政府更準備實行廚余垃圾分類回收的措施,顯然她們將面對新的困境。Ida和Alfreda明白她們必須做些事情,讓所有人都重新思考一下他們的習慣。為了避免爭吵,她們沒有組織正常的業主會議,而是決定在院子里搞一次派對。

派對成為大樓居民們至今記憶猶新的轉折點,業主們不僅很開心,而且這樣的會議還改善了鄰居間的人際關系,為新形式的和諧生活奠定了基礎,讓人們了解到什么是對大家都好的東西。
變革是一項艱難的挑戰
在那次聚會之后,圣格雷戈里奧街49號的居民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他們推出了"極端"的垃圾分類回收措施,其中包括電池、電氣電子垃圾、咖啡膠囊和廚余廢油的分類回收。還給所有住戶分發漏斗蓋,方便用于廚余廢油的回收,這種漏斗蓋適合各種塑料瓶,方便倒油,蓋上后不會散發出氣味。
接下來十分重要的步驟就是換掉舊的供暖系統,高效節能供暖產品和系統幫助這棟大樓實現了更為舒適也更為節能的供暖改造。Ida說到:"從2014年至今,新的供暖系統為我們節省了大約30%的費用開支。可見經濟因素也是說服人們參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它可以為我們所有人帶來收益。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考慮用節省下來的錢做其它事情,比如我們準備重做公共區域的照明系統,安裝LED燈和光電運動傳感器。"
這聽起來挺簡單,但實際上卻是一項挑戰。Alfrida說:"這里住著許多老年人,或許他們有誠意,但不愿意改變或是認真分類處理垃圾。所以,我經常發現東西扔錯了垃圾箱,只能撿出來再放到正確的地方。可以說,這些年,我學會了用微笑來解釋錯誤,而不是發火。”
人際關系和共享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與生活環境持續改善一同發生變革的,是鄰里間的人際關系。例如,衛門Patricio除了負責監督垃圾分類回收等門衛的職責外,他還是樂于助人的表率,幫助樓里所有有需要的人,尤其是無子女的老年人。這種互助精神會影響到更多的人,比如他有時會幫助鄰居去藥店購買醫療器具,而樓里的另一位住戶、職業護士Giampietro也加入了進來,為這里的住戶提供醫療幫助。
這樣的事并非偶然,Alfrida認為依靠其它業主的幫助是非常正常的,她曾經在發生骨盆骨折的時候,總有人來給她送吃的東西,這證明住在這里的人們都很愿意提供幫助。
公共空間是所有這一切的基礎,它不僅是人們匆匆穿行的地方,而且還是駐足聊天的場所。這里還有很多居民的自行車,Ida談到業主們計劃將三分之二不再使用的自行車拿出來供人分享,鑰匙放在門房里,這其實是社區形式的共享單車。閣樓成為共享精神的另一個展示空間,大家在這里舉辦業主委員會的會議,而且還成為分享閑置物品的空間,比如電鉆或馬鈴薯搗碎器都放在閣樓上供需要的人使用。

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共享精神對推動老舊住宅的可持續發展作用很大。很明顯,如果你住在一個嶄新的生態友好型住宅里,一切都變得很容易。相反,如果住在二十世紀初的建筑里,可持續發展項目能否成功,關鍵因素就更多依賴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
諸多小事改變了圣格雷戈里奧街49號很多的日常生活,要想讓生活變得更舒適更環保,探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技術固然重要,然而親密無間的鄰里關系將會從更深層面積極的創造出舒適的生活環境,讓這座百年大樓煥然新生,這也是本次意大利米蘭的舒適之旅帶來的最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