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5/22 12:36:14 來源:番禺日報 記者:潘曉均 編輯:中國家裝家居網
近年來,家電維修問題常困擾消費者,漫天要價、剛修又壞、小問題被夸大、偷梁換柱……稍微不注意,就會被坑一把,讓人煩心。對此,記者近期展開了調查并從一些市民的家電維修經歷中,了解到不少家電維修行業的貓膩,以此提醒廣大市民在家電維修過程中務必小心謹慎,以防利益受到侵害。
遇上“山寨”維修 剛修又壞
最近天氣炎熱,然而,王阿姨家臥室有一臺使用了幾年的空調突然“罷工”了,由于已過保修期,為圖方便,她想到了小區大門外墻面貼著的各種家電維修小廣告。于是,王阿姨抄下幾個電話號碼并隨意撥打了其中一個,對方簡單問了幾句后,便言之鑿鑿一口咬定是“壓縮機壞了,上門維修更換零件,需要600元”。打完電話,王阿姨覺得不對勁:對方也沒有上門來看一眼空調就能確定是壓縮機壞了?而且維修費還收那么貴!緊接著,王阿姨又撥打了另一個家電維修店服務電話,這次對方沒說是哪壞了,但卻表示上門檢修一次至少要收100元,維修費得另算。
最后,王阿姨選擇打電話讓兒子幫忙聯系該空調品牌的售后服務人員。該空調品牌的維修人員上門進行了專業檢查后,確認空調壓縮機并沒有任何毛病,只是線路和風扇出了點小故障。最終,王阿姨只花100多元就解決了空調“罷工”問題。王阿姨告訴記者:“維修師傅跟我說,雖然家電維修是個技術活,但類似于空調拆機檢修費一般報價也就在50~150元之間。而我之前打電話的那兩個家電維修店,對方都還沒有上門檢查就開口要幾百元檢修費,感覺像是山寨維修點,騙我錢的。”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市民都有著類似王阿姨的遭遇。曹小姐家里的洗衣機近段時間經常“罷工”,由于找不到保修卡和用戶手冊,只得上網尋找了一家維修店。當時接電話人員稱,他們是包括多家品牌家電的“特約維修”。如約而至的維修人員經過一番調試,洗衣機恢復正常,對方收了150元的維修費。可修好后沒過幾天,洗衣機又犯“老毛病”,曹小姐只得再次撥打該維修人員的電話,維修人員再次上門又提出要維修費,曹小姐開始質疑對方的真實身份,面對詢問,維修人員總是支支吾吾,后來沒修就一走了之,不再接聽電話了。無奈之下,曹小姐與洗衣機廠家核實,才發現廠家并沒有與該維修點簽訂過委托協議,該維修點是個“黑網點”。
小問題也被漫天要價
“現在家電維修費用要這么貴了?”家住南村的盧先生向記者述說了前不久他家維修液晶電視的經過。原來盧先生家的一臺液晶電視機出了故障,他致電售后服務,希望他們上門維修。然而,客服人員在電話中表示,盧先生家的液晶電視機已過了保修期,所以需要收取上門費、檢查費、零件費等。經過詢問,盧先生粗略估算電視機的修理總費用至少也得600元起,這讓盧先生感覺太貴了,有點無法接受。后來他找了另外一家維修店,一輪檢測下來,發現只是小問題,最后花了200元就搞定了。
說到家電維修,家住南郊的潘先生更是感觸頗深。潘先生回憶說,自家的空氣能熱水器出現了點小故障,雖然還在保修期,但為圖方便的他直接在家附近的維修點找來師傅檢測。“師傅手腳麻利地檢測了一番,然后跟我說要加裝循環泵,還說雪種不夠,需要添加雪種,光是循環泵費用就要1600元。”潘先生說,“怎么循環泵要這么貴的?而且熱水器買了不到2年,怎么可能這么快就不夠雪種了?”于是他拒絕了繼續維修,并重新找回該熱水器品牌的售后服務維修中心,結果維修人員檢測后說只是線路接觸不良的問題,并不用加設循環泵之類設備,且循環泵也沒有之前的維修師傅所說那么貴。最后,潘先生的熱水器因在保修期內,所以不用花錢就弄好了。
據了解,目前家電維修行業魚龍混雜,家電維修市場的收費方面尚無統一標準,這給部分不正規維修店提供了漫天要價的空間。此外,家電維修名目繁多,有些維修人員利用消費者對產品構造、原理等不知情,為賺取高額的維修費,往往將小毛病診斷為大故障,借換原裝配件的名義欺騙消費者。因此,消費者不要輕易相信沒有來路的維修黑網點。
一不小心就被坑一把
在記者調查采訪過程中,還有市民表示,自己在家電維修中遭遇過偷梁換柱的事情。家住沙灣的謝女士表示,之前家里的電視機壞了,開機后有聲音,但屏幕卻是全黑,沒有畫面。因為已過保修期,所以她便在家附近的一家維修點讓師傅幫忙上門維修。“維修師傅檢查了一番后,告訴我是某些零件燒了導致電視機沒畫面,他要回去拿零件后再來幫忙更換。”謝女士說:“待師傅帶著新零件到家里更換后,電視機就可以看了,當時收取了450元費用。然而沒過多久,電視機同樣的問題又犯了。”這次謝女士直接打電話去品牌售后服務中心讓他們幫忙安排維修人員上門服務,查看過后,維修人員告訴謝女士,她家電視機里好幾處不需要更換的原裝零件都被偷梁換柱換掉了。那時,謝女士才知道自己被之前的維修師傅算計了。
隨后,記者走訪了市橋地鐵站附近的兩個家電維修店鋪,從交流中得知,家電維修業中確實存在著一部分唯利是圖的維修人員,他們存在肆無忌憚地制造價格誤區,將家電的小問題夸大成大障礙,使用二手材料冒充新材料,不給消費者開具正規發票、違規收取“上門費”等問題。其中一位店主建議市民,如若家電還在保修期里,最好還是聯系該品牌的售后服務中心安排人員上門維修,質量更有保障;若是過了保修期,則要選擇相熟或是口碑好的維修店進行維修,以減少利益受損的機率。
對此,也有不少商家正在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務。記者從某知名電器商處得知,他們已在今年推出了電器延長保修服務升級舉措。消費者家里超出廠家保修期的傳統電器均可購買該延保服務。不過,在消費者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商家提供這種便民服務的同時,也有消費者表示,希望這些服務能真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