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碼、刻度、校線、分份量、量星、刻星、釘星花……眼前這個手法嫻熟、一氣呵成制秤的老人,他叫劉世英,今年91歲。公牛裝飾開關《美好生活家》第四期節目,講的就是他和他的老秤店的故事。

一門手藝,一間鋪子,風風雨雨近70年,91歲老人堅持開店釘秤。
自1953年起,劉世英老人就在江陰西石橋老街自立門戶做秤,老秤店的年歲甚至長過了很多老街的居民。
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候沒有電子秤,菜場里賣菜的、賣肉的,副食店的老板最喜歡找他定做桿秤,連常州武進的人也聞訊趕來找他做秤。老人為人和善,大家都說他做的秤又準又好用。
一門手藝,一間鋪子,風風雨雨近70年,老人一生的酸甜苦辣都和制秤連在一起,制秤對他來說是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的精神寄托。

老秤店破舊的裝修卻早已支持不住老人的做秤事業,兒女都希望老人能歇息下來,好好安享晚年。
劉世英老人說,只要他還能動,就要繼續制秤。然而,簡陋的秤店已經近百年歷史,又幾乎從未經過修繕,基礎結構老化非常嚴重。水泥墻體上隨處可見裂縫,明堂的實磚墻松動嚴重;簡陋的廁所毫無隱私可言,冬天水管上凍根本無法使用;起居室過低的溫度,南北通透的過堂風……讓人無法想象,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是如何在這個屋子里生活的。

兒女和家人多次勸他不要再做了,他們負責照顧他的生活,讓他安享晚年,但對老人來說,秤店和家,家和秤店,早就是一回事了。要是早早順從了兒女的孝心,就要從老秤店搬走,不能再做秤了,因此堅決不愿意搬離!

為此,劉世英老人的孫子劉鐵求助公牛裝飾開關《美好生活家》,希望能對老秤店進行改造,讓老人能在這里安心的生活和做秤。
公牛裝飾開關《美好生活家》改造團改造百年老房,助力91歲老人“秤”起心中小天地!

改造亮點1:改造老舊店面 讓老店煥新顏
改造前的秤店,門面老舊,招牌是用油漆寫在墻上的,店里幾乎沒有燈光,過路人一般很難注意到這家店的存在。改造后,門面煥然一新,有趣的門牌、生機盎然的綠植、透過門窗照射出來的暖色燈光,與周圍的老屋形成鮮明對比,令人駐足。

改造亮點2:視頻展示+體驗式店面 增強互動性和趣味性
改造前的老秤店,缺乏商品展示的空間。為此,設計師在改造老屋的時候,不僅設計了方便客人體驗做秤過程的區域,還在老人的操作臺上安裝了攝像頭,所有的操作流程通過電視屏幕,可以展示給店內的客人看,極大地增強了老人和客人之間的互動性。

改造亮點3:定制柜體+工具架板 讓收納更有序
改造前的老店,所有的物品都堆放在一起,顯得比較雜亂。改造后,設計師拆除了分隔店鋪和廚房的墻,以玻璃移門重新分區,臨街的仍是手工操作區,兩面立起直達屋頂的壁柜,不但有足夠存儲各種零配件的分類格,還預留了展示層。暖色調的定制柜體和鑲在墻上的工具架板,讓原先雜亂的空間變得溫馨且井井有條。

改造亮點4:新添別致的小景觀 讓庭院顯得更溫馨
改造前,從前屋到后屋,原本要經過兩道門檻。低洼的地勢一下雨就積水,極其不便。改造后,設計師不僅將整屋通道做平,方便老人以后進出。還在地面鋪上防腐木,做了水泥盆、綠植、假山石、碎瓦片等小景觀,讓整個庭院顯得溫馨別致。

改造亮點5:利用4.2米層高 造出小型閣樓
為了能夠充分的利用空間,設計師采用鋼結構在有4.2米層高的后屋搭建了一個小型閣樓,閣樓間安置的客臥還可以時時看到樓下老人的房間,以方便家人查看老人的狀態和照顧老人。

改造亮點6:采用集成式組合插座 解決用電安全隱患
改造前,錯綜復雜的電線水管排布讓用電安全存在著嚴重的隱患;盡管老人平時使用的電器設備非常有限,但廢舊的電線,卻滿墻都有,廚房間插頭眾多,插線板卻又只有一個。改造后,房間內各個區域的散亂電線,都已隱蔽歸置。設計師精心挑選的公牛廚房專用插座,每一個插孔都有獨立的開關控制,不僅滿足了廚房多插座的需求,還非常便捷美觀。

此外,公牛廚房專用插座的防油污旋轉門設計,防止日常油污、灰塵等進入插座內部,安全衛生。以后,即使是老人自己做飯,家人也無需擔心油煙進入插座從而引發安全隱患了。

公牛廚房專用插座
改造亮點7:12.9平后屋隔出淋浴房衛生間 方便生活起居
改造前的老房沒有獨立的衛生間,設計師將僅有12.9平方米的后屋巧妙的隔出了一個淋浴房和一個衛生間,方便老人的生活起居。
考慮到洗漱間因為用水環境會比較潮濕,設計師特意選用了公牛G22高晶玻璃系列的開關插座,這款開關內部銅芯鍍鎳,防止生銹,也能保證老人日常用電安全。

改造亮點8:安裝50米超強傳輸距離的無線門鈴 方便老人聽到敲門聲
考慮到前店后家的縱深結構,店面到老人臥室的距離比較長,設計師特意在店面上安裝了公牛無源無線門鈴,這款門鈴能實現50米超遠距離傳輸,有人來訪時,90多歲的老人再也不用擔心聽不見敲門聲。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卻讓委托人直夸設計師的細心和貼心,直言甚至比作為子孫的他們為老人想的更周全。

公牛無源無線門鈴

改造亮點9:開辟出陽臺 讓生活更愜意
改造后的老房,還在二樓開辟出了一個陽臺。劉世英老人一家在閑暇之余,靠在戶外小凳上,舉一壺茶,聽嘰喳鳥鳴聲,看看這熟悉的老街風光,就可安享一個恬靜的下午。

破舊的老店,在設計師的奇思妙想下,變成了一個集家居、售賣、體驗為一體的現代小店,老人的孩子們也終于放心地讓他繼續生活在這里,延續著做秤的傳統手工藝。

公牛裝飾開關《美好生活家》倡導的是“一開一關,遇見理想生活”,理想生活在哪里?就在我們生活的房子里。91歲的劉世英老人,在他耄耋之年,迎來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讓人覺得感動又溫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