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董明珠的任期即將結束。在過去5年時間里,投資銀隆、做手機等多元化業務讓這名明星企業家備受關注。
也是在過去5年時間里,董明珠領導下的格力電器營收取得不俗的成績。財報數據顯示,格力電器營收由人民幣1001.1億元增長至突破1500億元,凈利潤也由2012年的人民幣73.80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人民幣154.2億元,2017年前三個季度也已經實現154.6億元的凈利潤。
在企業規模增長的同時,格力空調也進入了中東、巴西等市場。格力走出去靠的是什么?在2018年4月8日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董明珠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依托誠信,“創新”是核心競爭力。
在董明珠看來,格力的光伏空調現在走遍了世界,尤其是在中東地區,給當地人帶去了質的變化,這是非常有意義的。面對目前的中美貿易摩擦,董明珠認為,企業應該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來應對,因為“只有創新才能改變這個世界”。
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1世紀》:目前格力的變頻空調、光伏空調等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銷售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你認為格力能夠打造出這些產品,并成功“走出去”的核心在于什么?
董明珠:其實這幾年來,我們思考的是“奉獻”,如果我買別人的技術,可以做一個產品,也可以在市場上推廣。但我覺得,那不是我們所想、所期盼的真正的自我創新。我認為最大的貢獻者是“創造者”。何謂“創造”?別人有的你也有了,那只是模仿。我們生活在發生變化的時候,同時也在消耗資源,用健康做代價。這就讓我們萌生了如何打造一個不消耗資源,讓人更健康的產品,這就是我們光伏空調誕生的由來。
更重要的是我們帶來一個新的消費觀念——不消耗資源,用新能源來實現新的生活方式。光伏空調不僅滿足了落后地區的需要,在發達國家也受到歡迎,他們更注重節約資源的理念。尤其是在中東地區,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質的變化,這種新能源給他們帶來生活品質的改善。所以我覺得是非常有意義的。
《21世紀》:能具體談談格力在巴西的業務嗎?是否看好巴西的市場前景?
董明珠:我們從2001年開始就琢磨在巴西投廠。當時為什么要投廠?就是因為我們這個品牌在當地是非常受歡迎的,并且我們要走國際化。通過走“國際化”,我們能為當地的發展建設做一點貢獻,這是我們想去做的一件事情。所以這17年來,從開始建設到今天,格力已經能夠很好地生存下來,融入了巴西,并且給當地帶來品牌的力量,那就是中國制造。
我相信巴西市場未來會更好,因為他們的生活品質也在不斷提升。他們最需要空調,但是沒有這個消費能力。空調在那里是高端消費品。但隨著生活品質的改善,當我們的產品也成為平民階層的需求時,市場是巨大的。相信我們的光伏空調未來會是這里最受歡迎的,因為它不需要電。對一個普通消費者來講,不要電就意味著在以后的運營中,不需要增加消費成本。
《21世紀》:你如何評價目前中國制造業企業“走出去”的現狀?格力走出去靠的是什么?
董明珠:中國制造企業過去實際上已經大量地“走出去”,只是人家不知道是中國自己的制造,因為過去都是為別人貼牌生產。但現在,人們逐步認識到中國可以打造出很多優質產品。比如說椅子,國內經常買的都是一些國際品牌,但這些品牌往往就是在中國生產的。
所以我認為中國企業未來要加快走向世界,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的制造。格力“走出去”靠的是創造了新的技術,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我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無論是靠你的品牌也好,市場對你的認可也好,最后起支撐作用的還是用誠信來打造。這可能是現在企業家需要認真冷靜思考的。
做手機“玩概念”沒用
《21世紀》:目前中美在知識產權領域出現了一些摩擦,尤其是在高端制造產業上。你怎么看這種摩擦?這樣的環境會對企業造成哪些影響?中國企業該如何應對?
董明珠:我相信,美國發動貿易戰,從某種層面來說實際上是為了它自己的利益。但當你去傷害別人的時候,實際上也在傷害自己。我認為最終可能還是要回歸到一個尊重別人的基礎上再來談,這樣分歧就更容易解決。
無論是美國企業還是中國企業,企業之間一定要互相尊重,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一定是會獲得共鳴的。企業的應對,就是一定要走自主創新之路,只有創新才能改變這個世界。格力一直在走自主創新、自主研發的道路,時間可能會長一點,但我們希望成為一個真正對社會、對人類具有價值的創造者。
《21世紀》:有人認為格力仍是用傳統“制造業”的思維在做手機。你對此怎么看?
董明珠:手機總是要制造出來的,玩概念是沒有用的。我覺得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怎么樣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打造一個產品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可能用“量”來衡量手機市場,說格力不應該選擇做手機,手機已經是紅海市場了,但是我并不這么看。隨著未來生活的變化,我們可能有更多的這種“質”的需求。我們以后不能沉浸在一個虛擬世界。所以,質量是第一位的。
我們想打造的智能家居,不僅要保證空調等家用生活電器的運行品質,還要關注未來戶外遠距離連接的需求,人與人之間連接的需求,人與物之間連接的需求,手機是必不可少的。
《21世紀》:今年任期結束后,銀隆會是你的下一站嗎?你心中是否有滿意的接班人?
董明珠:最起碼現在還沒消息,現在沒消息證明我還沒想法。(對于接班人)其實滿意不滿意,我覺得可能主要取決于當事人,看他(她)的才能是否能滿足企業的要求,而不是取決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