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家電行業似乎陷入一個悲情的環境中,一些經銷商似乎是遇到了滅頂之災,大有惶惶不可終日之勢。筆者也是一位家電經銷商,也能深深感受到今年下半年以來的壓力,與上半年有著不同的市場境遇。但絕不認為這是行業末日,只不過是行業發展長河中的一個漩渦而已。
恰恰是在這生意淡時候,靜下來仔細思考一下,心中似乎平和了許多。如果是讀上幾本經典書,看看經濟學家一些沒有利益牽扯的觀點,確實覺得現在的市場平淡或者是低迷是很正常的。不論是哪個行業,總是在起起伏伏中發展過來,不可能是一條筆者朝上的直線。
而看到一些經銷商觀點就不是這樣。他們認為,整個家電行業已經垂暮之年,經營家電已經到了無利可圖的境地。在他們眼里,經商就是和吃肉一樣,要大快朵頤。哪里能容得下細嚼慢咽,品味其甘滋。
對于這種觀點看法,筆者不敢茍同。筆者以為,任何市場都是一個起起伏伏的走勢,雖說,現在市場處于一個相對低迷階段,但這絕不是市場的終結末日。低迷過后仍然會有增長。不過,現在的家電市場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市場,不可能像發展初期那樣的爆發性增長。
細細想來,任何一個行業發展都其內在的規律。就像大自然的水,哪兒低就往哪兒流一樣,經營什么能掙錢,就會有很多的商人、投資者進入。不賺錢了,自然會有人撐不住就退出去,這才是恒定的自然規律。
所以說,家電經銷商既要善于埋頭經營,也要懂得看大勢。文武之道在于一張一弛,經商做市場也會有淡有旺。不能因為掙錢時候的風光無限,就忘乎所以。也不能因為不賺錢時候的低迷慘淡,就失去信心。
說家電行業已經是垂暮之年,這個說法本身就有問題。不說家電作為日用必需品,居家過日子怎么都得用,要用就會有市場,怎么就垂暮了呢?再從家電市場(不含3C)發展上來說,從2008年4千多億到2007年的8千多億,停下來略歇歇又會怎樣呢?再從行業規律來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才是真,哪里有一直疾行而無曲折的行業呢?
不可否認,現在一般的家電經銷商經營艱難,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現在門檻太低,一個鄉鎮農村,都會有不同品牌、不同電商平臺布局的經銷商。需求還是那么多,而進來經營商家數量是大比例的提升。肉還是那么多,狼卻多了很多,自然就會感覺市場的不好。
特別是在互聯網線上平臺出現后,做個電商門檻并不高。電商的出現雖說是加劇了經銷商的競爭壓力,但是這是時代、科技、需求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結果,沒有必要怨天尤人。關鍵在于你自己要跟得上時代變遷。傳統經銷商也可以做電商,還占據著近水樓臺的優勢呢!
說到這,雖對于經銷商們的一些怨言不敢茍同,但是還是能夠理解。畢竟,每一個經銷商都是要生存的,甚至有的還有一些歷史包袱。廠家、行業、同行可以理解你的難處,這絕不可以構成停滯不前的理由。如果安于現狀不變革,結果不言自喻。
因此,未來一個時期將是家電經銷商洗牌的關鍵時期。適應者,留下來,不適應的,將被淘汰。實際上是要求經銷商們心態放平和一些,“無欲自剛”恰好詮釋了當前家電經銷商的處境和對策。
用一句哲人的話來說,真正能夠登頂遠眺的人,永遠是那些不急不躁,心無旁騖,勇于變革,堅持往前,永不停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