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數據透露的幾個殘酷現實!你不知道的真相
21秒,天貓雙11成交額破10億,比去年快了7秒;
2分05秒,破百億,比去年快了1分鐘;
1小時48分,破千億,比去年快了7個多小時。
……

2018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突破2135億元,創下十年來的又一個成交新紀錄。當日15時49分,2018天貓雙11成交額超1682億元,超過2017年雙11全天交易額。
“雙11”,變得越來越快,快得來不及品味,說說看到的幾個現實,很殘酷但很真實。
90后被“拋棄” 95后“上位”
在消費升級的當下,歷經十個“雙11”后的“剁手黨”們,熱情漸漸消減,開始對“雙11”表現“乏力”之時,95后、00后更年輕的群體,卻逐漸“上位”成為新一代“雙11”剁手主力。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有媒體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對雙11表現出空前期待的大部分是95后人群,甚至樂此不彼地轉發著各種“集贊優惠”活動。而那些成長起來的90后、85后則更多表現出“吃瓜”或“吐槽”的態度。可見,“雙11”這場年復一年的非理性消費盛宴,在乎的似乎不是那些漸漸老去的靈魂,而是那些依舊新鮮的青春。
非剛需購買欲燥起來
除了消費者構成發生變化,消費者消費的產品也更多的從必需品變為非必需品。
天貓數據顯示,180升以下的迷你冰箱在2018年的購物人數增長了33.33%,而它們的用途是冰鎮小支酒、水果和面膜。

這很可能是你家里的第二個冰箱,不是主流剛需,卻讓生活錦上添花。《天貓“雙11”十年洞察:新消費時代到來》報告顯示,人們在分配錢袋子這件事上有了更多考量。
服飾鞋包花費占比下降
服飾鞋包品類的占比呈現下降趨勢,更多的成交金額分配到了3C數碼、家裝家飾、美容護理等細分品類上。
同期數據顯示,天貓雙11近五年成交金額增速最快的TOP 5行業分別是醫藥健康、家裝家飾、美容 護理、書籍音像和3C數碼。

“消費支出比例如何分配,與生活需求密切相關,這個變化說明消費者從愿意為‘面子’買單正轉為愿為‘里子’花錢。健康化、家庭化、追求精神消費等新的消費理念正在形成,大家開始更加關注能提升生活品質的消費品類。”阿里巴巴集團公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老百姓們不差錢
京東大數據顯示,雙11期間,高品質商品備受消費者青睞。其中,售價6000元以上的手機銷售額同比增長180%;近期大熱的戴森卷發棒首批15秒售罄;大容量嵌入式洗碗機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最暢銷的電視尺寸從50英寸擴大到了55英寸……

此外,各式各樣的新奇商品也受到消費者熱捧。1日至10日,游戲手機銷量是10月同期的2倍;海底撈自熱火鍋銷售額增長了500%;智力快車早教兒童機器人增長200%;勞力士綠水鬼手表PLUS專享價8.4萬元、“加拿大鵝”男士羽絨服PLUS專享價7599元都在半小時內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