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盛夏酷暑,時間進入到11月,意味著空調業進入淡季。回顧2018冷年的空調市場,雖然增幅比之2017年稍顯遜色,但在大年之后也是相當不錯的表現。根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市場空調零售規模為6553萬臺,同比增長16.56%。
階段性的勝利值得歡呼,但行業不得不認清的現實就是,今年的空調市場雖然表現不錯,但依舊有吃力的跡象。而能抵抗這些疲軟因素,帶著數據一路高攀的則是企業和行業需要抓住的關鍵點,這正如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雷所說,“我們應該更多的去探討是哪些因素支撐了這幾年空調市場的增長,未來這種高位規模是否會是常態。”
而被行業普遍認同的支撐企業和行業走下去的便是——技術與產品。回顧過去三年的行情,行業連續三年增長,天氣因素始終主導著關鍵,但唯獨天氣是不可控力,因此在這種不可控的前提下,想要脫穎而出,必須要找抓得住的核心。數據顯示,2018冷年行業在新品研發以及市場化速度的提升上頗為引人注目,中高端消費特征明顯,而業內的創新趨勢也保持向上,中高端產品銷量占比提升幅度明顯。
特別是以TCL為代表的這類企業,通過品質強化、外觀工藝進步帶動了整個行業產品競爭力的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得到了大跨度的提高,也是TCL空調能將企業規模提升至千萬套以上的根本原因。例如其搭載了全面的智能技術的“T睿”系列,通過“人工智能算法”、“智能電能管理”、“1Hz 超低頻控制”三個方案來實現更節能的目標,在全工況運行狀況下比普通空調節能30%左右;“i漣”掛機搭載的智能技術,令其在60℃高溫下仍然可以強勁制冷;還有針對價格敏感型消費者的“智多寶”掛機,擁有基本智能屬性,可價格卻讓人驚呼。
這些針對不同場景和人群的產品,是根據不同消費者痛點而研發的。這也令空調品類,在TCL集團產品中增速突出,2017年TCL空調的同比增幅為26.9%,今年1至5月份達到了37%。但TCL空調在行業中的突圍,不止有產品和技術那么簡單。
中國家電網總編呂盛華曾表示,在市場增長的同時,企業更應該在售后服務與安裝、品牌差異化建設等更關鍵的環節加大投入,讓空調的整個銷售實現完整的閉環,更將有利于企業未來的持續成長。
這意味著,擁有好的技術和產品只是企業銷售閉環中前端非常重要的一點,但真正完美的銷售必須要有對應的服務和售后。立下flag的企業不在少數,但真能做到靠售后和服務拼出一片銷量的卻少之又少。所以,當TCL空調跑出“真金不怕火煉,365天只換不修”的活動時,行業為之咋舌。
“只換不修”對于家電企業并不陌生,但嫌少有廠家將它用在空調上,因為業內人都了解,空調追求的是高毛利。而企業一旦給自己貼了這樣的標簽,那它的潛臺詞就是“我的產品足夠好,你盡管用,有任何問題我負責”。對此,TCL空調事業部總經理陳紹林表示,TCL空調要做的是90分以上的產品——只有真正超出消費者的預期,才意味著真正的創新,才能真正滿足消費者內心愉悅感的需求。這是TCL空調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產品的極致追求。此次海報中的“真金不怕火煉”,無疑也是TCL空調對其產品技術和品質有強烈信心的一種體現。
當下,不論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被企業和行業掛在嘴邊的“消費升級”,都在產品和技術層面給企業以極高的要求,而家電廠家也將“彎道超車”的希望寄托在拼產品和拼技術上,但卻弱化了“服務”和“售后”之于產品銷售的正相關。切記,想用戶不曾想,做別人不曾做,拼產品和技術之于更要拼服務和售后。